新華網 > > 正文

生態殯葬將成為“慎終追遠”的新形態

2016年04月05日 17:45:05 來源: 多彩貴州網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基地獲悉,作為北京市推廣生態殯葬的示范基地,該墓區將在現有的6.5畝骨灰林區域外,再規劃12畝地用于樹葬、草坪葬等生態殯葬。同時,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也介紹,未來5年,北京市每年生態安葬率都將提高1個百分點,到2020年實現50%的生態安葬比例。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核心,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涵蓋著對逝者的態度:“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對于其重要性,《論語·學而》中就提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但不可回避的難題也擺在了中國這個人口大國面前,一語成讖的“死無葬身之地”成了亟待破解的難題。

  在供需的嚴重失衡面前,“天價墓穴”就成為城市裏一道難以逾越的坎。來自《北京晚報》的消息,在上海,高檔墓地均價已經逼近29萬元,九省市可比墓地均價也超過9萬元。根據相關條例和各地方規定,推算每平方米墓穴價格遠超上海內環房價,是上海2015年全市新建住宅成交單價的4倍多,每平方米高檔墓穴單價遠超上海頂級豪宅,是內環房價的3倍多。

  在城市裏這個難題難以破解,就是在廣大農村也不容回避。來自記者的調查發現,遼寧一些農村地區佔用耕地建墳現象有所抬頭,有村民甚至需要“繞墳播種”。小的佔地幾平方米,大的佔地十幾平方米,甚至還有用紅磚圍成佔地幾十平方米的“院套墳”……在成片的耕地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墳堆。雖然各級民政部門多措並舉治理“墳佔地”,卻屢禁不止。佔用耕地建墳,已經觸及耕地保護紅線,可以説已經危及國本。

  對于這個難題,咱老祖宗也曾面對,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在《韓非子·內儲説上》就記載了一個應對的“方案”。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人崇尚豪華的葬禮,結果産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壽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齊桓公很是憂慮,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管仲,説:“布匹都用光了我們就沒有衣服穿,木材都耗盡了就沒有用來制作防禦器材的材料,而豪華葬禮的風氣不能停息,怎樣禁止呢?”管仲回答説:“凡是人的行為,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于是齊桓公下命令説:“今後如果棺材做得太奢華,就屠戮那個死者,並且把那些發喪的人治罪。”羞辱屍體,沒有了名聲可圖;處罰那些主持喪事的人,沒有了利益可圖,人們為什麼還要做那種事呢?沒過多久,葬禮豪華的風氣的停息了。

  時光流轉,兩千多年過去了,憂心依然忡忡,但“粗暴”的方法已不能借鑒。解決這個難題沒有參考答案,只能咱中國人集自己的智慧去破解,移風易俗生態葬禮正當時,“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個浪漫的辦法會成為“慎終追遠”的新形態。認準了目標就要堅定的走下去,走的人多了,就會成為一條路!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8865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