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我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將在“十三五”期間研制完成

2016年03月07日 09:57:2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李延霞)全國人大代表、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顏開7日表示,我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將在“十三五”期間完成研制,並完成海上試驗。我國將在今年啟動萬米載人潛水器研制工作。

  顏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2009年至今六年的不懈努力,4500米載人潛水器課題組突破了鈦合金載人艙球殼研制、超高壓海水泵研制、低噪聲一體化磁耦合電動推進器研制及充油鋰電池研制這四項關鍵技術,並完成了潛水器的方案設計與初步設計工作。

  “目前正在開展潛水器主要係統的自主研制工作,預計兩三年內能完成。4500米載人潛水器將全面應用國産化技術和裝備,充分並綜合考慮了潛水器的安全性、實用性、經濟性和維修性。”他表示。

  關于中國是否會研制萬米載人潛水器,顏開表示,根據科技部最近發布的重點研發計劃指南,國內將在今年啟動研制工作。相關單位已經啟動該項目的論證工作和部分技術的攻關工作。

  “承受11000米水壓環境的材料、結構、通訊、能源等一係列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果這個萬米載人潛水器研制成功,中國的科學家可以到達世界上任何深度的海底進行科學考察和作業,探索未知的海底世界。”顏開説。

  他表示,“蛟龍”號的研制成功具有裏程碑意義,使舉國上下對我國自主開展深海探測建立了堅強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通過‘蛟龍’號的研發,我們培養鍛煉了一支具備實戰經驗的隊伍,為今後高端深海裝備的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礎。”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深海空間站位列其中。顏開表示,“蛟龍”號下潛、作業、上浮整個流程最長持續12個小時。而設想中的深海空間站能較長時間地在一個特定海域進行作業,可能長達半個月甚至更長,而且空間大得多,可以容納十多人,還可以攜帶一係列作業潛水器或作業工具,進行諸如海底管道的檢查維修以及其他的海底作業,並且不受海面惡劣天氣的影響。

  “深海空間站是深海裝備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技術難度也很大,需要解決大尺度耐壓結構設計加工、釋放回收作業工具等一係列技術難題。”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顏開表示,作為科技工作者很受鼓舞,希望國家在高端海洋裝備領域建設若幹個國家實驗室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積聚一批優秀人才,開展協同攻關,構建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創新研發基地,引領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1825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