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廣西:土壤修復見成效 不毛之地現草木叢生

2016年02月28日 10:37:56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2月28日電(張鶯、孔曉夢)“以前這塊地寸草不生,如今可以種桑樹了。”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農民覃海芳,指著曾被重金屬污染過的土壤説。

  2001年,環江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山洪衝垮了大環江河上游選礦企業的尾礦庫,大量富含砷、鉛、鋅、鎘等重金屬的礦渣被衝到了下遊沿岸上萬畝耕地上,土壤受到嚴重污染。

  洪水過後的幾年,被污染的土地長不出莊稼,幾乎寸草不生。當地政府組織群眾往受淹的地裏撒石灰,收效甚微。

  2005年,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環境修復中心的專家來到環江,開始幫助當地修復土壤。針對環江縣土壤污染的特點,專家研發並應用了植物萃取、超富集植物與經濟植物間作、植物阻隔和重金屬鈍化等修復技術。

  2010年,依托中科院的技術力量,“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環江流域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啟動,獲得2450萬元中央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援。

  參與項目的工程師説,蜈蚣草和東南景天是重金屬超富集植物,對重金屬有很強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技術人員指導村民在受污染的土壤上種植這些超富集植物,把重金屬富集在植物莖、葉中,從而帶走土壤中的重金屬。

  覃海芳説,政府向他們免費發放蜈蚣草苗、東南景天苗、桑樹苗等,農民將種苗套種在一起,按要求撒上修復劑,改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2015年下半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環江流域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順利通過驗收。

  據廣西環保部門介紹,環江的土壤修復項目共計修復污染農田1280畝,涉及3個鄉鎮7個行政村16個自然屯,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土壤修復工程,摸索出了以植物修復技術為主導、以“地方政府主導、科研單位技術支撐、農民主動參與”的農田土壤修復工程模式,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

  環江仍有數千畝重金屬超標農田,河池市其他縣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超標農田,廣西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群眾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品質安全,今後廣西的土壤修復之戰仍任重道遠。

【糾錯】 [責任編輯: 陳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818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