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拄杖扶貧12年——傷殘軍人陳志坤情動大山

2016年02月05日 14:56:55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2月5日電(記者李平)12年來,靠著一副拐杖、一雙假肢,一級傷殘退伍軍人陳志坤艱難奔走山村,帶動15個鄉鎮800余戶村民養豬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赤子情懷,感動家鄉父老。

  為國傷殘 自強求生

  陳志坤出生于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馬廠鄉旗山村,16歲入伍當兵。1984年在對越反擊自衛戰中左右腿被炸傷,右眼被炸瞎,昏迷了9天9夜才醒來。

  就在那時,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龍再紅。在龍再紅的悉心照顧和鼓勵下,陳志坤開始了新的生活,用1年的時間學會使用假肢,用拐杖代替雙腿行走。

  1986年陳志坤退伍後,雖然得到政府照顧,但因為妻子沒工作、孩子出生等原因,日子過得緊巴巴的。1989年,在部隊學過一些機械知識的陳志坤,自學摩托車修理技術,並在鎮寧縣城開起了第一家摩托車維修店,家中的生活慢慢好轉。

  1995年,陳志坤全家搬到了貴陽,開起了“榮軍摩托車修理部”,又辦起食具消毒廠。憑借多年的誠信經營,1999年時,陳志坤積攢了一筆資産,實現了殘疾軍人到成功商人的轉型。

  回報故土 鄉村巨變

  2004年初,陳志坤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石瓦房遍地的旗山村。

  “當時村裏80%的村民都很貧困,村民半年吃苞谷飯、半年吃大米。大部分村民因繳不起電費,天黑了也不開燈。”陳志坤回憶。當時,他流下了眼淚。

  經過考察和市場摸底,陳志坤投資50萬元建立了一個養豬示范點。

  率先跟著陳志坤養豬的村民馮祖芳説,當時大家對規模化養豬疑慮重重,因為一沒錢、二沒技術、三沒市場。為解除村民的疑惑,陳志坤拄著拐杖、拖著假肢,走進一戶戶村民家做思想工作,還專門包輛大巴帶領村民去外地養豬場、屠宰場參觀,並成立了保底收購的“榮軍養殖協會”。同時,無償出資80多萬元幫助470多戶困難村民購買豬苗、飼料等。

  “現在,全村400多戶村民平均養豬五六頭,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由2004年的1900元增加到現在的6100元,絕大部分村民通過養豬蓋起了新房、供起了小孩讀書、娶上了媳婦,50多戶村民還買了車子。”旗山村村支書馮波介紹。

  奉獻所能 此情綿綿

  為了讓更多村民脫貧致富,陳志坤抵押家中4套房産,先後投入1500萬元發展養豬産業鏈。12年間,陳志坤苦過、累過、彷徨過,但村民感激的眼神和日益變好的生活,讓他覺得一切都值。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扶貧,我也迎來了幫扶的春天。”陳志坤説,他正在籌建一個4A星級的生豬屠宰場和生態蔬菜種植基地,希望通過延伸産業鏈,助農持續穩定增收。

  記者採訪離開旗山村時,看見一瘸一拐的陳志坤仍在叮囑養殖戶注意豬的防疫和保暖問題。他表示,自己要發揮生命的最大價值,竭盡所能地回報社會、造福鄉民。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800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