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中國抗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和終點

2015年09月02日 14:06:56 來源: 人民日報

  終點:為什麼中國抗戰堅持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時刻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終點,以最後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戰敗投降為標誌。同時,這也是中國抗戰的終點,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標誌。今天審視這個終點,應當深入思考這樣的問題:最早開始的中國抗戰,為什麼持續最長時間,又為什麼能堅持到最後勝利?

  中國抗戰之所以持續長達14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敵我國力軍力相差懸殊。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前,已經通過一係列的侵略和掠奪,特別是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攫取了大量資源和財富,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政治組織能力不僅在亞洲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處于前列。而此時的中國,仍然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十分薄弱。全國抗戰爆發時,日本工業年産值為60億美元,中國為13.6億美元;日本年産鋼635萬噸、彈藥50萬噸,中國年産鋼50余萬噸,只能生産一些輕武器;日軍是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的現代化軍隊,中國軍隊雖人數眾多,但總體上體大力虛,裝備和訓練落後。實力對比懸殊,決定了中國抗戰不可能很快取得勝利,不可能企求通過一兩次戰役決戰,迅速改變敵優我劣的戰略形勢,而必須通過持久抗戰,持續地消耗和削弱敵人,從奪取局部的優勢做起,逐漸擴展到敵我雙方力量的平衡,再發展到奪取全局的優勢。實力對比懸殊,意味著抵抗時間的漫長、條件的艱苦、戰鬥的殘酷、犧牲的慘烈。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在很多情況下,中國軍民幾乎是以血肉之軀奮勇抵抗,以奮不顧身的精神彌補裝備上的劣勢,緩解戰場上的危機。

  同盟國實施“先歐後亞”戰略,使中國爭取抗戰勝利的時間推遲到最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中,同盟國確定了“先歐後亞”戰略,決定首先集中力量擊敗德國,在亞洲戰場對日本採取防禦戰略。這意味著反法西斯的戰爭資源和軍事力量優先投向歐洲戰場;意味著中國要先配合盟國打敗德、意法西斯,再爭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意味著盟國從其他戰場騰出手來之前,中國不得不繼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與日本法西斯主力鏖戰。在歐洲戰場,蘇、英、美等幾大強國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抗擊德、意法西斯;而在東方戰場,中國在三面受敵、外援幾乎斷絕的情況下獨撐苦鬥,以最大犧牲和代價繼續將日軍主力牽制在中國戰場。戰爭期間,美國以租借形式向同盟國家提供了460億美元的援助,中國只獲得其中的8億多美元,不到總數的2%,是同盟國主要國家中得到外援最少的國家。中國的頑強抵抗,迫使日本無力與德國呼應,破壞了德、意、日法西斯的軍事勾結,為同盟國對其各個擊破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的浴血奮戰,成功遏止了日本侵犯蘇聯的北進計劃,消除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後顧之憂。中國排除萬難的相持和遠徵,打亂了日軍的南下布局,從而為盟國最終戰勝法西斯贏得了時間和空間。英國學者拉納·米特説,“同盟國能在歐洲和亞洲兩個戰場同時作戰,節節勝利,有相當大部分奠基于中國與日本纏鬥不休”,西方社會不應該遺忘中國這個盟友。

  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戰略配合,是中國抗戰堅持到最後勝利的堅固支撐。全國抗戰爆發後,特別是在戰略防禦階段,作為執政黨的國民黨,組織國家主要軍事力量從正面阻擊日軍進攻,形成了正面戰場;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則深入敵後牽制和打擊日軍,形成了敵後戰場。敵後戰場實際上是日軍佔領區的腹地戰場,也是內線戰場。這是中國抗戰的顯著特徵,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在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節節抗擊,英勇作戰,實施了一係列大規模的戰役行動,遏制了日軍的進攻勢頭。在敵後戰場上,共産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將日本佔領區變成了對日作戰的重要戰場,逐步成為堅持抗戰、持久抗戰的主力軍。僅在戰略相持階段的前兩年,敵後戰場就抗擊了60%左右的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相互配合、內線外線相互支撐,構成了對日軍的前後夾擊戰略態勢,把日軍死死拖在中國,使它既不能迅速滅亡中國,也不能把更多兵力投放到其他戰場。而且,敵後戰場的開辟還使日本始終沒有在中國佔領區建立起鞏固的殖民統治,嚴重破壞了日本“以戰養戰”的罪惡圖謀,使日本的戰爭能力日漸衰落,以致1943年下半年以後,敵後戰場的侵華日軍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而敵後軍民則同心協力,不斷積蓄力量,逐步具備了對日軍進行戰略反攻的能力。經過1944年持續一年的局部反攻,敵後戰場的日軍被迫逐步向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龜縮。到1945年4、5月間,隨著德、意法西斯被打敗,日本法西斯進入了茍延殘喘的窮途末路。

  空前覺醒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激勵著中國抗戰頑強走向最後勝利。戰爭既是一場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較量。面對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慘痛現實,面對日本法西斯的肆意蹂躪、殘暴統治,中國民眾在背井離鄉、四處逃難的苦難過程中,切實增強了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增強了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強盛的渴求。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鬥意志如此頑強。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曾經內戰不休的各派係軍隊相繼投入對日作戰,曾經政見對立的各黨派結束紛爭結成同盟抗戰。廣大海外華人華僑的無私援助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也有力支援了中國抗戰,堅定了中國人民必勝的信心。可以説,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民族精神和意志上的勝利。日本史學家井上清説,日本不僅僅是敗給了中國,正確地説,是敗給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産黨提出並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後戰場,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中流砥柱。

  最早投入戰鬥意味著最早作出犧牲,戰鬥到最後意味著犧牲到最後。當意大利、德國法西斯先後滅亡時,日本法西斯仍然困獸猶鬥、負隅頑抗;當其他國家人民迎來和平的陽光雨露時,中國人民仍然在戰場上拼死苦戰;當其他國家開始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時,中國大地仍然在經受戰爭的血雨腥風。試問,誰像中國這樣扛住法西斯的瘋狂進攻,一扛就是14年?誰像中國這樣拖住那麼多日本侵略軍,一拖就是上百萬?在這場中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和對手最兇殘的反侵略戰爭中,中國人民用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堅持到最後一刻,也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推向最終勝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姚潤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68128190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