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鐵軍,何以為鐵?——新四軍英勇抗戰的回望與啟示

2015年08月30日 17:47:3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8月30日電(記者蔡玉高、蔣芳)“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雄壯的《新四軍軍歌》,是這支有著“鐵軍”之稱的人民軍隊在華中敵後戰場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真實寫照。

  鐵軍,何以為鐵?抗戰勝利70周年,回望鐵軍艱辛抗戰歷史又帶來怎樣的啟示?

  在淪陷區挺起民族不屈脊梁

  “葉軍長,所屬粟部,襲擊韋崗,斬獲頗多,殊榮嘉尚,仍希督飭,繼續努力,達成任務。”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近日公布的檔案中,有這樣一份國民政府的嘉獎電報。

  讓國民政府不吝讚美之辭的,正是新四軍挺進江南的第一場勝利。

  1938年6月17日,新四軍先遣支隊一部在粟裕指揮下,在鎮句公路韋崗附近伏擊日軍運輸車。經過半個小時激戰,擊毀日軍汽車4輛,斃傷日軍20余人,繳獲長短槍10余支及日鈔7000余元。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説,韋崗告捷擊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士氣,重振了信心。

  在民族抗戰的歷史關頭,經國共兩黨談判達成協議,新四軍開赴抗日戰場,北伐名將葉挺擔任軍長。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原館長孫國棟介紹,北伐時,葉挺擔任團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因作戰英勇,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之譽。重編後的新四軍延續了這一稱號,東進江蘇、皖南,挺進皖東、皖北。

  盡管腹背受敵、裝備落後,新四軍卻依靠堅強意志、靈活打法,贏得一場又一場勝利,不斷詮釋“鐵軍”精神內涵。

  劉老莊82烈士是鐵軍精神的集中展現。1943年3月,全連82名戰士為掩護黨委和群眾安全轉移,連續打退具有優勢裝備的日偽軍1000余人的5次衝鋒,殲滅日偽軍170余人,直至全部犧牲。

  南京大學馬洪武教授介紹,抗戰期間,新四軍進行了24600多次戰鬥,斃傷俘日偽軍47萬多人,自身也付出了傷亡8.2萬余人的重大犧牲。

  “側著身子”維護統一戰線

  何以為鐵?相忍為國!

  “(蔣介石)將我主要力量限制在面臨長江天險和日軍侵華心臟的南京附近地區,實行借刀殺人之計,企圖借日軍之手消滅我軍于這一狹窄地區。”在《挺進蘇北與黃橋決戰》中,粟裕曾這樣寫道。

  孫國棟表示,新四軍在打擊日偽軍的同時,還要時刻警惕國民黨軍隊的騷擾與絞殺,不得不“側著身子”抗戰。

  1939年夏,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圍攻活動于高郵湖北的抗日遊擊隊,慘殺該遊擊隊領導人陶容以下數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共産黨員。在韓德勤的主持下,類似血案在蘇北時有所聞。

  為鞏固蘇北抗日根據地,打開華中抗日的新局面,新四軍在泰興縣黃橋地區,對韓德勤所屬進行了自衛反擊作戰,殲滅1.1萬余人,俘獲3800多人。對狼狽逃竄的韓德勤,新四軍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停止對其追擊,以便爭取更多的人繼續抗日。

  難以想像的是,新四軍顧及民族大義的忍讓之舉,卻換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國民黨軍于1941年初悍然發動了“皖南事變”,使新四軍軍部及直屬部隊遭受重大損失,軍長葉挺下山談判時被扣,副軍長項英等犧牲。

  失去指揮官、被取消番號,但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並未能夠阻撓中國共産黨抗日的堅強決心。1941年1月,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委。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下,重建軍部後的新四軍在華中地區越戰越勇。在著名的車橋戰役中,新四軍殲滅日軍大佐以下465人、偽軍483人,震動了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該戰役打通了蘇中、蘇北、淮南與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

  鐵樣紀律贏得民心

  何以為鐵?鐵律為民。

  在革命老區鹽城東臺富騰學校校園內,經常會有人到此瞻仰一棵有著70多年樹齡的楊樹。

  1944年初春,時任新四軍一師(蘇中軍區)領導人的粟裕,在東臺市新農鄉蘭路址村農民陳昌柏門前親手栽下了這棵黃楊樹,在官兵中帶頭執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損壞別人東西要賠”的軍規,進一步密切了軍民關係。

  “戰場殺鬼子,戰後不擾民。”孫國棟説,這讓新四軍在民眾中的聲望不斷提高,進而獲得百姓的熱烈擁戴。

  “軍民配合,靈活作戰。”曾擔任粟裕大將秘書的朱楹説,北方抗戰有地雷戰、地道戰,新四軍在江南、蘇中的抗戰中也利用水道、橋梁,打了很多有創意的遊擊戰。尤其針對日偽策劃和實施的殘酷的“清鄉”政策,新四軍還創造性地進行了反“清鄉”鬥爭,發動群眾在“清鄉”區內破路拆橋、築壩、打暗樁,使日偽的汽車、汽艇寸步難行。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朱成山表示,密切聯繫、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是新四軍在敵後戰場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41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