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延安頌》:“燈塔”延安的精神讚歌

2015年08月22日 15:23:55 來源: 新華網

(嘹亮的抗戰歌聲)《延安頌》:“燈塔”延安的精神讚歌

  新華網西安8月22日電(記者陳晨)“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熱血在你胸中奔騰!”77年前,一曲慷慨激昂的《延安頌》在陜北高原誕生,迅速在邊區廣為傳唱並遠播大江南北,成為無數愛國青年向往延安、奔向抗日前線的動員號令。

  《延安頌》創作于1938年春天,那正是日寇鐵蹄踐踏神州,中華大地處于水深火熱之際。當時的延安,雖地處西北一隅,卻因中國共産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巨大感召,成為全國愛國青年心馳神往之地。今天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內,一張泛黃的老照片,記錄了他們當年奔赴延安的場景。

  大量熱血青年的涌入,讓延安這座小山城一時成為音樂之城,處處回蕩著抗戰救亡的歌聲,也激發了女詩人莫耶和作曲家鄭律成創作的靈感。莫耶曾回憶,一次延安城裏開大會,散會時已是下午5時左右。他們走出北門外,爬上魯藝所在的半山坡,放眼望見眼前一隊隊從城裏出來走向山野田間的戰友,歌聲和口號聲此起彼伏。鄭律成眺望著動人的場面,對她説“給我寫首歌詞吧”。

  “夕陽照耀著延安的寶塔和莊嚴的古城,歌聲回蕩在延河之畔,莫耶深受感染,一氣呵成寫就歌詞交給鄭律成,鄭律成很快完成了譜曲。首演之後,被定名為《延安頌》。”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副研究員劉妮説。

  首演時,鄭律成親自演唱了這首歌,莫耶激動得熱淚盈眶。劉妮説,《延安頌》問世後,迅速傳唱開來,影響很大。許多沒有到過陜北的人聽了這首歌,都對延安産生了向往。後來,有的愛國青年正是唱著《延安頌》,一路坎坷來到了聖地延安。

  “千萬顆青年的心,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結成了堅固的陣線……”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研究員張建儒説,《延安頌》是誕生于延安諸多反映抗戰的歌曲中的代表作,是對延安作為民族精神“燈塔”地位的集中概括和反映。即使到了今天,在《延安頌》的歌聲中,人們依然能夠體會到當年全民族團結一心抵禦外敵的慷慨悲壯,和“勝利必屬于我”的堅定信念。

  許多人或許並不知曉,這流傳甚廣,成為鼓舞抗戰志士愛國熱情讚歌的曲作者鄭律成,原本出生在朝鮮。童年時期,他目睹了祖國淪陷的苦難,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1933年,19歲的他來到中國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七七事變”爆發後,鄭律成來到延安,後在陜北公學和魯迅藝術學院任職。

  在延安,抗日軍民救亡的熱忱鼓舞著他。鄭律成曾回憶説:“延安是抗日的聖地,我就想歌頌她,所以寫了《延安頌》。我們搞創作的人,要有一股勁,要有一種激情,才能寫東西。”這位偉大的反法西斯戰士,在1950年加入了中國國籍。

  “70多年過去了,《延安頌》仍在傳唱。它已經超越了一首抗戰歌曲的內涵,成為民族歷史的見證。歌曲曲調昂揚,旋律雄壯、優美,充滿了正能量,永遠都是鼓舞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進、不屈抗爭的精神讚歌。”張建儒説。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633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