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張家口——歷代長城博物館

2015年08月03日 14:33:3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石家莊8月3日電(記者白明山)塞外山城張家口地處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一戰略要地的重要性從轄區內廣泛分布的長城可窺一斑。這裏是全國歷代長城分布集中的區域,包含了戰國、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等多個歷史時期,延綿2000多年,有“歷代長城博物館”之稱。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高鴻賓説,歷史上在張家口區域內累計修築長城1804公里,現存歷代長城遺跡1303公里,其中明代長城720公里,佔河北省明代長城總數的54%,長城及長城附屬物遍布全市各縣區。

  高鴻賓説,張家口轄區內長城建築形制豐富,包括了磚石包砌、土夯築等不同材質,以及平頂、尖頂等不同構築形制。

  説起張家口的長城,不得不提大境門,大境門位于橋西區北段長城線上,是明代九邊中的軍事要衝之地,也是明代蒙漢貿易互市的匯集之所。

  清順治元年(1644年)開大境門,內外一統,這裏是張庫商道的起點,見證了張家口陸路商埠的興衰。1927年,時任察哈爾都統高維岳為大境門題寫了“大好河山”匾額。抗戰勝利、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先後兩次從這裏入城解放張家口,大境門成為革命走向勝利的象徵。經過歲月的洗禮,大境門已成為張家口的城市標誌形象。

【糾錯】 [責任編輯: 陳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612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