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軍嫂張小秋和她的“愛心小屋”

2017年08月23日 17:10:2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8月23日電題:軍嫂張小秋和她的“愛心小屋”

    新華社記者陳光明、王天德、秦富梁

    “越是在別人有難處的時候,我們越要靠近他、幫助他”。

    軍嫂張小秋一直記得小時候爺爺説的話,也常常對身邊的人這樣説。

    近8年,由張小秋主導創建運作的“軍嫂愛心小屋”,扶助人群遍布全國14個省市,累計為社會捐贈物資及資金總價值超過100萬元。

    張小秋説:“看到那些貧困家庭和特困學生,在我們扶助下渡過了難關,我們感到非常充實,一切付出都值!”

    家風,一脈相承

    在解放前極度缺衣少食的年代,張小秋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收養過多個孤兒。到了她爺爺這代,膝下有六個兒子,在這種勉強全家糊口的困難情況下,她家還是收養了一個孤兒。

    良好家風熏陶下,1974年出生的張小秋,從懂事開始,扶危濟困的愛心就像種子般在她心裏發芽。

    1997年,張小秋和軍人沈直劼相識相戀,結成伉儷。2003年,張小秋隨軍來到遼寧省海城市。

    搬到部隊家屬院後不久,張小秋得知戰士小張父母臥病在床、沒錢治病,弟弟還在上學,津貼一分都不舍得花,全部寄回老家。

    張小秋無比心酸,默默記下了戰士老家地址,偷偷寄去了500元錢。

    張小秋似乎總閒不下來,家屬院裏誰家有困難了,她都會主動幫一把:有軍嫂生小孩的,她幫忙聯繫醫院,給新生兒準備各種用品;家裏有老人的,她幫忙照料;官兵心裏有了疙瘩,她幫助化解……久而久之,她把愛心延伸到了部隊大院以外的地方。

    2009年的一天,張小秋偶然得知駐地兩名貧困學生冬天還穿著單衣上學,立即趕到學校送去了過冬的棉衣和學習用品。

    回來後她陷入沉思,怎樣才能幫到更多的人呢?

    于是,張小秋聯繫了幾個關係要好的軍嫂,以“真誠服務官兵、幫扶貧困戰士、扶助貧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為初衷,成立了“軍嫂愛心小屋”公益團隊。

    大愛,溫暖人心

    “軍嫂愛心小屋”組建初期只有幾個人,辦公地點是個廢棄車棚。張小秋和軍嫂們每天特別忙——

    正月十五為哨兵送元宵,外訓期間到駐訓點慰問官兵,攜手軍轉幹部看望老兵,為貧困學生購買學習用品……

    “軍嫂愛心小屋”不僅僅是物資轉机站,更是愛心的匯聚地。除了張小秋長期駐扎外,其他軍嫂和志願者們一有時間就主動來。

    磊磊是“軍嫂愛心小屋”成立至今一直在幫助的孩子。多年前,磊磊母親去世了,父親正在服刑,孩子的生活十分窘迫。

    起初,張小秋和軍嫂們定時送去衣物和學習用品,後來擔心孩子受家庭狀況影響,産生自卑和自閉心理,“小屋”成員們還安排他參加部隊孩子們的夏令營等活動,讓他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學習、去生活。

    8年來,在張小秋和“軍嫂愛心小屋”的幫助下,健康成長的磊磊性格開朗,學習成績保持穩定。

    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援下,“軍嫂愛心小屋”成員由2名發展至71名軍嫂,捐助活動也從最初捐衣捐物發展到廣泛參與,閒置物資募集及定點捐贈和發放、捐資助學、關注老兵和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關注自閉症兒童、救災物資籌集及發放等多項活動。

    愛心,星火燎原

    “這是為65547部隊直屬隊官兵訂購鞋墊的善款;這是社區家屬捐贈的衣物、舊家具和電器……”

    在“軍嫂愛心小屋”,軍嫂楊輝一邊清點登記捐贈物資,一邊告訴記者:“小秋姐特‘摳門’,把錢看得緊緊的。庫房裏堆著那麼多愛心人士捐來的米面油,但我們吃的工作餐都是大家自己帶來的米和菜。”

    無論經手多少錢、多少物資,張小秋都不允許任何人私用一分一毫。如此“精于算計”,卻感染了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和她走到一起。

    女兒沈筱松從小喜歡助人為樂,還捐出了自己心愛的鋼琴。

    採訪期間,記者看到,不時有人來到“愛心小屋”進行捐贈,志願者們的年齡跨度非常大,甚至還有許多父母帶領著不到十歲的孩子前來幫忙。

    8年來,“軍嫂愛心小屋”在海城市家喻戶曉,先後建立投送點42個、助學點6個,對接助學22人,送物資到府170余次,郵寄包裹800多件,扶助人群遍布全國14個省市。

    更讓張小秋欣喜的是,“軍嫂愛心小屋”常年開展的“綠絲帶愛心傳遞”活動,攜手海城市中心醫院護理愛心團隊、郭明義愛心團隊、海城市城建局志願者分隊等公益組織,使正能量通過人際傳遞,産生了連鎖效應。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687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