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什麼樣的軍隊能成為下一場戰爭的主導者

2017年05月11日 08:10:50 來源: 解放軍報

    寫在前面

    軍隊是為打贏下一場戰爭而存在的,下一場戰爭的需求牽引始終是軍隊改革的重要動力源和最終目標。一支具有強烈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敢于不斷自我突破和革故鼎新的創新型軍隊,才能真正成為下一場戰爭的主導者。

    必須緊盯下一場戰爭

    水無常勢,戰無常態。戰爭千古無同局。戰爭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歷史現象,其本質雖不會改變,但形態和樣式卻在持續演化,“兵形似水”原本就是一條定律。

    當前,戰爭的一次性效應愈加凸顯。如果説以往戰爭樣式的每一次重大改變都要經歷上千年、上百年的話,現在已經要以十年為單位計算了,有的甚至只有幾年。當人們全力研究並加速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過渡時,智能化戰爭正向我們走來;當人們仍在備戰高技術戰爭時,手段新舊交織、形式隱蔽復雜的“混合戰爭”,正成為美俄博弈的一種重要方式;當人們費神思考如何在透明化戰場隱身遁形時,無人化戰爭正逐步顯現;當人們埋頭尋求在傳統武器上與世界軍事強國縮小差距時,以定向能技術為代表的“光戰爭”也即將登上舞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能準確預見和把握未來戰爭,就不可能成為戰爭的主導者。美國學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非正規戰和“復合戰爭”理論,21世紀初又提出第四代戰爭理論,2005年後又提出“混合戰爭”“灰色區間”理論。這些理論提出後,陸續成為指導美軍建設與作戰的重要理論。美軍2010年版和2014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稱,未來戰爭是“微軟與砍刀共存,隱形技術與人體炸彈較量的戰爭”,是“在物理和精神兩個范疇內同時進行的全頻譜戰爭”,要“低成本”“輕腳印”“創新性”使用軍事力量,綜合運用軍事和非軍事手段給敵國“攪局”“添亂”,迫使其按照己方意圖結束敵對狀態。俄軍自2013年開始研究這種戰爭模式,並在與烏克蘭的較量中進行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

    那麼,下一場戰爭究竟是什麼樣的?是非正規戰、復合戰爭,還是混合戰爭?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既不能憑借上一次戰爭的樣式去猜測,也不能照搬別國的戰爭理論,必須從本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在正確判斷戰爭形態變化和國家未來面臨的安全威脅的基礎上尋找答案。

    由于國家實力和科技發展不同,戰爭實踐不同,軍事理論發展水準也不同。目前世界上軍事理論界提出了許多新概念,有的經過戰爭實踐檢驗,有的具有前瞻性,但對我們來説,在學習借鑒時,絕對不能被概念所迷惑,更不能盲目地隨著別人的指揮棒起舞,人云亦云。比如,“反進入/區域拒止”概念,是美國人在上世紀90年代臺海危機時針對我提出來的,近年來美在一些官方場合和智庫報告中反覆使用,並強加在我們頭上,“變成”了我軍應對美軍的一個作戰思想,並大肆宣傳放大它,而我們一些人也跟著默認,不斷引用。“局部戰爭”這個概念美國人提出後,有人想當然地認為,將來我們面臨的也是一場規模較小的局部戰爭。殊不知,對戰爭規模的判斷,同一國的國家實力、軍力規模、作戰思想密切相關。究竟什麼規模的戰爭在美國人眼裏才夠得上是“局部戰爭”呢?根據美國的標準,上世紀50年代發動的朝鮮戰爭盡管雙方參戰人數將近250萬,但它只是一場中等強度的衝突,而對于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來説,則是一場關乎命運的總體戰。數十個國家組成的聯合軍隊對阿富汗或伊拉克實施的長達10多年的戰爭,僅算是一場局部戰爭,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來説,則是令民眾深陷災難的大戰。理論誤導非常可怕,理論陷阱尤為可怕!

    顯然,美國人嘴裏的局部戰爭對其他國家而言,根本上就是一場大規模戰爭,甚至是一場關係國家民族命運的全面戰爭。尤其是在當下,美國公開增強進行大規模持久作戰能力,加緊聯合盟友構建完善作戰體係,其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先進戰機和新型驅逐艦等高端戰力也不斷部署到西太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戰事,絕不是一場局部戰爭那麼簡單!

    在理論引領中做好準備

    人類歷史無數次證明,戰爭的勝負首先不是在戰場之上,而在戰場之外,在戰爭之前。軍事革命中的落伍者,必定是未來戰爭中的犧牲品和淘汰者。作戰理論落後于戰爭實踐,軍事行動缺乏有效理論指導的例子並不鮮見。而戰爭史上過去一切的失敗經驗,用法國大戰略家安德烈·博富爾的話來説,都可以歸納為兩個字——“太遲”。俄羅斯軍事理論家斯裏普琴科在其《未來戰爭》一書中曾説:“軍人的主要任務從來就是對未來戰爭進行全面準備,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所準備的往往是過去了的戰爭”。

    勝利總是向預見到未來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會向那些等待變化發生後才去適應的人微笑。一場成功的軍事改革,不在于進行了多少“悟性的自由創造”,而在于能否比別人更快、更深刻地覺察客觀世界的變化,並利用變化的條件去創造新的作戰方法。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就要順應大勢,主動求變,準確認識軍事領域變化的特點規律,把握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做到“挖坑見底、吹糠見米”,做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先行者。我們常説,一流的軍隊總是在設計戰爭、謀劃戰爭、引領戰爭。近年來,美軍每發動一場戰爭,便創造一種新的作戰理論。而當其他國家開始紛紛研究、效倣這一作戰理論時,他們便又另辟蹊徑、另謀新策了。這啟示我們,戰爭的勝利首先是思想的勝利、理論的勝利,只有擺脫陳舊觀念束縛,既看到他人都能看到的,又想到他人都沒有想到的,才能真正成為戰爭規則的制定者,讓敵人在我們所設計的戰爭模式下與我作戰。

    世界軍事史一再表明,軍事上失去自我的盲目追隨從來不會帶來成功,追逐別人的腳步,永遠只能當一個跟跑者,做不了領跑者。每一支站在世界前列的強大軍隊,都是一支自主型的軍隊,而不可能是一支模倣型的軍隊。提不出新概念的軍隊,絕不會創造出新的理論;創造不出新理論的軍隊,軍事變革絕不會走到前列;不能走在變革前列的軍隊,絕不會成為新的戰爭規則的制定者;不能成為新戰爭規則的制定者,也就難以贏得未來戰場上的主動權。吹響推動軍事理論創新的時代號角,既要把握戰爭形態發展演變規律,主動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潮流,更要立足自身實際,瞄準使命任務和作戰對手,堅持不懈地發展中國特色軍事理論。

    強軍只有進行時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未來戰爭需求在武器裝備、人才素質、作戰方式和編制體制上引起的變化,無一例外地要求各國調整改革軍隊的政策制度、組織形態和運作方式。誰能在改革的道路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誰就能在下一場戰爭中拔取頭籌,成為戰爭的主導者。

    美前國防部長施萊辛格曾説過:“對美國最理想的情況,是在保險櫃裏總有一些比我們的對手先進十幾年的武器藍圖。因為,未來戰爭中,優勢將不屬于掌握大量現代武器的一方,而是屬于不斷運用新的發展理念,不斷創造新式武器的一方。”目前,走在世界新軍事革命前列的美軍、俄軍就在瞄準下一場戰爭,醞釀推動新一輪國防改革和加快軍事轉型,力求在未來戰爭中佔據主動。美軍在將以師為基本作戰單位改變為以旅戰鬥隊為基本作戰單位後,明確要求建設更精幹、更靈敏、更先進、戰備程度更高的新型聯合部隊,以有效遂行“全球一體化作戰”。俄軍提出“精幹高效、機動靈活、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建軍目標,要求對軍隊規模結構、編制體制、作戰訓練和後勤保障進行改革,推動軍隊向現代化轉型。

    軍隊建設是平緩的改革,改革是突飛猛進的建設,無論是建設還是改革,都是強軍精兵實踐的常態。強軍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要強軍仍在路上,我們就當求索不止。(王衛星)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60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