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能打仗的部隊出幹部

2017年03月20日 10:13:46 來源: 解放軍報

    鄧小平曾指出:“打仗總有傷亡,有戰鬥力的軍隊,往往是傷亡重的……只要消滅了敵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雖然傷亡多一點,但更加有戰鬥力,這樣的連、營出幹部。”能打仗的部隊出幹部,這是戰爭實踐的一個規律,對部隊建設也頗有啟示。

    一支能打仗的部隊,官兵往往把打贏看得比生命還重,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樣的虎狼之師,是敵人懼怕的;這裏出來的官兵,是打贏的種子。軍隊是要打仗的。不管哪個部隊、哪個層級,都需要練兵有高招、打仗有本事的人。這樣的人當連長,一個連就嗷嗷叫;當營長,一個營就敢衝鋒;當團長,一個團就打勝仗。能打仗的部隊之所以出幹部,這是一大原因。

    戰功卓著的紅一團享譽軍內外。長徵途中,他們飛越烏江天險、強渡大渡河;抗日戰爭時期,他們決勝平型關、鏖戰黃土嶺;解放戰爭時期,他們攻遼沈、戰平津。這個團先後歷經數百次戰鬥,多次當前鋒、打頭陣,敢打硬戰、能打勝戰。團裏走出大批著名將帥,包括羅榮桓、譚政、粟裕、楊得志等等,可謂“將星閃耀”。

    能打仗的部隊出幹部,戰爭年代是打贏的需要,和平時期則是用人的導向。選人怎麼選、用人怎麼用,對部隊建設影響很大。多從能打仗的部隊選用人才,使幹部選拔任用向打仗聚焦、與戰場對接,有利于激勵官兵人人思打仗之責、幹打仗之事、強打仗之能,這樣一來就會涌現更多能打仗的部隊。如果搞“為人擇官”那一套,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就會降低練兵備戰品質,影響部隊戰鬥力提升。

    現在,我軍選人用人的標準越來越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越來越注重對戰鬥力貢獻率的考察。“單位出幹部太少”,一些同志與其這麼抱怨,不如沉下心來查一查,有沒有把搞好生活、美化營院、不出事故看成最大政績,有沒有只把表態積極、過程走到、工作忙碌視同有效落實;不如靜下心來想一想,部隊練兵備戰水準怎麼樣、短板缺陷在哪裏、與強敵過招勝算有多少。把存在問題改徹底、把應戰本領提上來,才能帶出能打仗的部隊、輸送能打仗的人才。

    “優秀的部隊練就過硬的人才,過硬的人才帶出優秀的部隊。”這是南部戰區一位領導的深切感受。由大向強的徵途越艱險,就越要努力練兵備戰;備戰打仗的任務越繁重,就越要重視用好人才。只要兩者良性迴圈、互促互進,強軍興軍就會有蹄疾步穩的良好局面。(黃時雨)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513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