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百色雄風至今猶在,秋收精神代代相傳

2016年10月01日 11:04:33 來源: 新華網

    

該旅官兵在演習中衝鋒。圖片由陸軍第40集團軍某摩步旅提供

    新華社瀋陽10月1日電 題:百色雄風至今猶在秋收精神代代相傳

    黃龍胡衛衛、王立軍

    陸軍第40集團軍某摩步旅,有兩支紅軍血脈,共有8個紅軍連隊和2個紅軍單位。第一支紅軍血脈——該旅的一營前身,是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三灣改編”中誕生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特務連;1936年10月,改編為紅軍總司令部特務團。

    第二支紅軍血脈——該旅的二營前身,是1929年12月在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的百色起義中誕生的紅七軍,1933年改編為紅五師,1935年2月縮編為紅十三團。二營的四連、五連、機槍連以及三營九連的前身均是紅七軍的一部分。

    這兩支來自秋收起義和百色起義的紅軍部隊,分別于1939年、1945年列入該旅建制,合編為晉察冀軍區晉冀縱隊第一旅。1946年7月改編為晉察冀軍區教導旅,1946年11月改編為晉察冀軍區第4縱隊第11旅,1949年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19兵團第64軍步兵某師,後隨著軍隊編制調整分別于1950年、1953年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4軍步兵某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第64軍步兵某師。1998年轉隸至遼寧省軍區,2003年轉隸至第40集團軍。

    在戰場上,這支紅軍部隊的輝煌戰績數不勝數。自秋收、百色起義到抗美援朝戰爭,攻佔榕江、芹山遭遇戰、奪佔天險婁山關、首戰平型關、大戰龐家洼、上下鶴山戰鬥大捷、擊斃“名將之花”阿部規秀、襲擊劉庫池、保衛神仙山、苦戰浪窩溝、解放定縣、攻佔昌黎、太原戰役、馬良山痛殲犯敵等戰役戰鬥數百場,個個蕩氣回腸,場場堪稱經典。

    1933年5月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紅七軍縮編為紅五師,隨彭德懷領導的東方軍入閩作戰,擔任東方軍前衛的第十三團在芹山與國民黨蔡廷鍇王牌第366團遭遇這場戰鬥勝利關鍵是看誰能先搶佔芹山主峰這個有利地形,于是敵我兩團分別從南北兩坡開始了競賽,紅軍不畏滿山荊棘,終比敵人早幾分鐘搶到山頂。面對還在爬坡的敵人,紅軍居高臨下,予敵人以迎頭重擊。在白刃戰中,一營長趙壁,腹部被子彈打穿,腸子流了出來,他咬著牙又把腸子塞回肚裏,堅持指揮,直至犧牲。此次戰鬥,共斃、俘敵600余人,這支在敵19路軍中號稱“鐵軍”的部隊基本被消滅。戰後東方軍為嘉獎十三團首創阻擊一個團殲敵一個團的戰績,授予該團“英雄模范團”的光榮稱號。

    攻克婁山關是紅軍二渡赤水的遵義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紅軍脫離脫離根據地1萬余裏以來唯一一次揚眉吐氣的勝仗。當時的敵情極其嚴重川軍滇軍黔軍和中央軍前後左右對長徵紅軍實施堵擊婁山關雄踞大婁山脈最高峰,是遵義的北大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只要佔領了婁山關,遵義就是囊中之物。紅十三團授領了正面向婁山關實施攻擊任務。前衛偵察連長韋傑和手槍排戰士換上了國民黨軍服,偽稱“中央軍”騙為了滇軍,引領彭雪楓團長的主力部隊一鼓作氣衝到了婁山關口,從而一舉奪下了婁山關。戰後,毛澤東即興賦詞《憶秦娥·婁山關》。

    1936年5月,為擴大陜甘蘇區和迎接紅二、紅四方面軍入蘇區,紅十三團參加了西徵戰役,並于11月參加了山城堡戰鬥,駐守山城堡一線山地的是胡宗南的三個師,紅十三團擔負紅一師的主攻任務,戰鬥在晚上8點半打響,因為這天的晚上特別黑,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敵我雙方在交上火以後,進入了混戰。紅軍部隊都是老紅軍,有夜戰經驗,每人拿一把馬刀,另一個手往前摸,只要摸到帽子上有個“圓巴巴”(帽徽),順手就一刀,就這樣一直摸到逃跑的敵人前面去了。

   1 2 3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93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