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紅軍後代:建設好國家才對得起老紅軍

2016年05月01日 07:56:44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從未見過我父親,我還沒出生父親就去參加紅軍了。現在日子好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還是要弘揚長徵精神,跟著黨走,建設好國家才對得起浴血奮戰的老紅軍。”來自中復村的紅軍後代鐘友景,穿著樸素幹凈的白灰色襯衫,向中新社記者感嘆道。

  中復村位于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歷史上稱鐘屋村或中屋村,因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在這裏率先邁出二萬五千里長徵第一步,成為萬里長徵起點,被譽為“紅軍長徵第一村”。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近日,“重溫長徵史,重走長徵路——全國新聞單位夜班編輯走基層”活動在福建龍岩舉行。中新社記者與媒體同行一起走進閩西,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龍岩市委書記李德金介紹,龍岩是一個有紅色傳統、有革命故事的地方,1929年和2014年兩次“古田會議”均在這裏召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西有10萬民眾參加紅軍,是中央紅軍重要來源地。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九、第三軍團分別從長汀、寧化等地出發,踏上二萬五千裏徵途。在8.6萬中央紅軍長徵隊伍中有2.6萬閩西兒女。他們在強渡湘江、突破烏江、智取遵義、飛奪瀘定橋、攻佔臘子口等戰鬥中屢立奇功,到陜北時閩西子弟僅存2000余人。閩西為長徵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

  紅軍後代鐘家興向記者講述,1934年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階段,中復村境內的松毛嶺成為中央蘇區東大門的最後屏障。9月23日,松毛嶺保衛戰正式打響,紅軍與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在松毛嶺血戰七天七夜,最終以傷亡6000多將士的代價,為中央主力紅軍實施戰略大轉移、進行長徵,贏得了寶貴的集結和轉移時間,取得戰略上的偉大勝利。

  鐘友景説,我爺爺鐘重義在世時回憶,戰鬥結束半個多月後,松毛嶺上空仍血腥不減,黑壓壓的綠頭蒼蠅,雲集在沾滿血跡的松針上,把碗口粗的松枝都給壓斷了。

  “我從未見過我父親,長大後聽説他犧牲在長徵途中了,父親後來寄來的唯一一封家書也沒保存好……”,鐘友景眼睛噙滿淚花,“現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不容易,要建設好國家才對得起浴血奮戰的老紅軍。”

  “風吹竹葉響叮當,自動報名上前方。松毛嶺上殺敵去,殺得敵人一掃光。”這首民歌正是閩西人民踴躍支前的真實寫照。

  談及松毛嶺戰鬥,鐘友景説:“我爺爺當時幫助紅軍修築工事。為了躲避國民黨軍隊幾十架飛機的轟炸,挖了很多防空洞。山上防空洞不好挖,需要就著本來有坑的地方挖;從山上砍了粗松木,在防空洞頂上橫擺一排、豎擺一排,再埋上土,蓋上松樹枝隱蔽。因為修得牢固,發揮了大作用。”

  鐘家興的母親當年是中復村婦女赤衛隊隊員。他説,當年村裏的婦女沒有裹小腳的,全都和男人一樣幹活,我母親組織村裏婦女,為傷員抬擔架、送水送飯,那時候條件特別艱苦,但是她説,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此時,一直默默坐在一旁的另一位紅軍後代羅七金香,爽朗地向記者唱起了當地的擁軍山歌,“新做紅旗五角星,歡迎同志當紅軍,保佑紅軍萬萬歲,仗仗打勝有高升……”(談笑)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8947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