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軍醫課堂:寶寶説話在子宮裏就已經“崗前培訓”

2016年03月17日 09:39:44 來源: 中國軍網

    我們的學習旅程開始于子宮——這個科學研究是從一個電視連續劇開始的。

    每天都看肥皂劇《鄰居》的懷孕媽媽,所生的小孩對這個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的反應似乎更為強烈。

    “當胎兒暴露在某一特定聲音環境下,待其出生後就會誘發某種反應。” ——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院神經學家Eino Partanen。

    許多年前,Partanen和他的同事對一組孕婦進行一項研究,在她們妊娠最後三個月裏,讓她們反覆聽芬蘭語中的一個元音“Tatata, tatata, tatata…”,每天15分鐘,一周5天。 有時,研究者會在“tatata”聲音序列中做一個細微的改變,替換一個不同的元音“tatota”或是改變一個音調。

    出生後若幹天,Partanen對這些新生兒進行刺激,並使用腦電圖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然後再與對照組的孕婦進行比較。

    這兩組的嬰兒對于元音的改變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差別反應。但是,在子宮裏聽著音調改變的胎兒,在其出生後卻有不同的反應。芬蘭語和英語一樣,音調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與此相反,比如漢語,音調的改變意味著不同的語義。因此,在子宮裏如果胎兒沒有聽過音調變化的聲音,那麼出生後就不會對此有相應的反應。

    這也就是説,人類的早期發展開始于胎兒階段。出生後我們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殊傾向,其實開始于子宮。“新出生的嬰兒並非一張白紙。”

    胎兒在子宮裏就開始接受“崗前培訓”,讓她們熟悉出即將要面對的花花世界。如果你要面對的不是一種語言,那麼子宮也會為她孕育的生命提前安排這個培訓項目。

    語言是可以穿透子宮壁的,出生的嬰兒並不是一個毫無經驗的聽眾。

    在移民繁雜的城市裏,不同語言環境下孕育的嬰兒擁有更高的綜合素質。比如,在菲律賓,胎兒每天享受著不同語調的刺激-英語和菲律賓語。珍妮特·沃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展心理學家)想要知道這些胎兒的“崗前培訓”是否合格,他們在出生後對這兩種語言能否産生“似曾相識”的反應,並能區分它們。珍妮特·沃克及其同事對出生數小時到數天的嬰兒進行觀察。這真的是個棘手的開始。小嬰兒不會説,不會表達,也不會跟從指令。

    珍妮特·沃克把一個壓力感受器捆綁在奶嘴上,監測他們的吸允反射。隨著吸允頻率和強度的變化,小傢夥們告訴我們他們熟悉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結果一目了然。在雙語環境下成長的胎兒,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會優先聽取那些在子宮裏已經熟悉的語言和聲音。他們能跟蹤每一種語言的節奏,他們一出生就為學習這兩種語言做好的準備。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小傢夥們絕不會困惑和混淆。

    珍妮特·沃克説:“出生前的所有這些學習都可能是有用的。首先,這會讓嬰兒識別哪些是他所熟悉的。其次,嬰兒會跟蹤節奏線索,探索某一個單詞的功能——這是學習語言的開始。”這些現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對可能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可以進行早期幹預治療。

    子宮孕育了我們的生命,也同時引導我們對未來世界的興趣。

【糾錯】 [責任編輯: 黃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806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