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雲亮:用螺絲釘精神做好保密工作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伍士兵,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輝煌的戰功。然而,他在保密工作中始終以“不求崗位顯,但求有作為”為人生信條,贏得大家一致稱讚。他,就是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區人武部保密員何雲亮。
何雲亮2000年開始擔任桃山區人武部保密員,15年來,他始終把新時期雷鋒傳人郭明義的“螺絲釘精神”融入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保密精神”。
剛接手保密員工作時,正趕上軍分區保密工作達標建設,擺在他面前最緊要的任務,是將區人武部多年來的千余份永久性涉密文件資料全部錄入電腦。面對這份“苦差事”,他沒有叫苦,只認一個字—幹!為了更快適應工作崗位,他找來《軍隊保密條例》《機關保密辦公規定》等30多本書籍、報刊,如饑似渴“啃”了起來。對於其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他做好標注,並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撰寫體會,2個月便記下了 10萬多字的學習筆記。憑着這股“螞蟻啃骨頭”的勁頭,他對所有保密規定爛熟於心,借閱何種資料,履行何種手續,借閱多長期限,都能做到“一口清”。
因為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螺絲釘精神”,桃山區人武部的保密工作井然有序、讚譽不斷,2012年、2013 年、2014年區人武部連續三年被評為“保密工作先進單位”。
小崗位大使命。“保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走上崗位那天起,他就經常告誡自己:“我的小崗位連着打贏的大使命。” 有一天下班剛回到家,他突然想起來,保密室的報警器沒有啟動,便冒雨返回保密室,打開了報警器才心安。在保密原則上,他更是一絲不茍,寧願得罪人,也不讓制度受“委屈”。一次,一名機關幹部借閱文件時想讓何雲亮行個方便,但他堅持拿出審批登記表請他填寫,這名幹部最終不得不簽下自己的名字。
舍小家顧大家。在“公”與“私”的問題上,何雲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一個保密員應有的品德:胸懷組織,一心為公,強烈的使命意識和犧牲精神。
2000年5月7日,何雲亮如往常一樣加班忙碌,看上去情緒穩定的他,其實剛被告知妻子住院待産。本想陪在妻子身邊,可是第二天省軍區要來人武部檢查保密工作。在這關鍵時刻,他不允許出現絲毫差錯,最終他選擇堅守崗位。
今年8月,省軍區組織一次為期兩個月的保密員集訓。何雲亮正想抓住時機好好學習,卻突然接到父親病危的通知。但他最終以工作為重,毅然去參加集訓。漫長的集訓要結束時,他收到父親病逝的消息,心如刀絞的他這時才登上回家的列車。處理完父親後事,他告別極度悲傷的母親,重返集訓隊,一心投入學習之中。
對於何雲亮這種兢兢業業、大公無私的精神,同事都嘖嘖稱讚,他卻説:“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王永剛 胡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