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攤上事” 第181醫院劉麗娟主動搭救被撞路人

第181醫院輸血科護師劉麗娟。
短評
做好事何懼“攤上事”
寒冬臘月,劉麗娟的名字卻溫暖了我們。劉麗娟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人們心中“扶不扶”的糾結。“扶”是道義的抉擇,是大愛的選擇,是必然的擔當!一個扶的動作,看似微小,卻會扶起傳統美德、扶起冷漠世人、扶起大道中國。
做好事何懼“攤上事”!一些人為什麼不敢做好事,不敢挺身而出,就是因為怕“攤上事”,怕“救人反被訛”,怕“好人沒好報”,怕“個人利益受損”。正是怕這怕那,怕東怕西,導致“小悅悅事件”等一系列道德問題的發生。
事實上,做好事不是別人逼迫,也不應成為疑問,它本身是一種道德自覺、一種心靈選擇、一種自發行為、一種習慣動作。一事當前,總是考慮自身利益,就會影響抉擇。一旦人人都缺失這種道德自覺,社會環境能好起來嗎?有哲人説:“遙遠的罪惡與你我有關”。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幫助,無人回應,也不要抱怨別人、抱怨社會,因為這很可能是自己種下的惡果。
不可否認,個別人學雷鋒、做好事可能會遭遇不公正對待,但相信這只是個別案例。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北京大學等院校很多法學教授堅決為做好事者“撐腰”,社會各界都力挺“當代雷鋒”,很多單位都重獎見義勇為者,各種媒體都大力痛斥那些訛人者,崇德向善的種子正在蓬勃生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在每個國人心中滋長。可以預見,好人被訛、流血流淚的現象會越來越少。
道德的高地上,始終有軍人的堅守;弘揚雷鋒精神,永遠是軍人的責任擔當。人民軍隊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歷來走在前列。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如何發展,做雷鋒傳人、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不能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