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防團軍醫房恒斌12年救助一對殘疾人夫婦

圖為房恒斌正在為黃玉松檢查身體。 彭煌 攝
他把人民當靠山
整整一天,記者跟隨房恒斌穿行在海邊崎嶇的山道上。
一路同行,眼前這位個頭不高的海防軍醫略顯沉悶,記者不提問,他便匆匆趕路。只有説起此行將要看望的人,他的話才多了起來——
夫妻倆都是殘疾人,常年臥病在床,少不了求醫問藥,自己每個月都要過去探望幾次……
房恒斌口中的這對夫婦名叫黃玉松、顧寶玲。丈夫黃玉松在建築工地打工時,不幸被掉落的磚車砸斷脊椎,從此下半身癱瘓。妻子顧寶玲出生時就是殘疾,平時得依靠一條方凳才能勉強行走。
2003年初,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房恒斌接診了黃玉松夫婦,並承諾免費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這一諾便是12年。記者了解到,除了黃玉松夫婦外,房恒斌還免費為駐地海島、漁村的十幾個特困家庭提供醫療服務,在當地深受大家尊敬。
該團官兵告訴記者,房恒斌常説:戍島守防,人民才是最堅實的靠山。
給特困家庭帶來了新希望
房恒斌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走進黃玉松家時的情景:
低矮的磚瓦房裏昏暗潮濕,僅有的幾件傢具破舊不堪,落滿灰塵。最大的一間臥室中,折角放着兩張床,躺在床上的黃玉松、顧寶玲瘦弱蒼白,一家人的眼神中充滿無助。
“你無法想象這個家庭當時那種絕望的情緒帶給我的震撼。”房恒斌説:“打從走進這個家開始,我的心裏就很難受。這麼困難,他們是怎麼熬下來的?”
“那時候,我們家對生活已不再抱有希望,過一天算一天。”黃玉松的兒子黃成對記者説:“當時父母的低保補助每個月只有300多元,連醫藥費都不夠。”
房恒斌接診黃玉松夫婦後,就決定要盡其所能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他對黃玉松夫婦説:“再大的困難,也有過去的時候。只要你們不放棄,我願意免費為你們提供醫療服務。”
一句承諾,讓這個特困的家庭有了新希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黃玉松忍不住掉淚:“在人最絕望的時候,突然有人伸出手來幫助你,就像黑夜裏看到一盞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