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好家風帶出全國“最美家庭”

2015年11月02日 10:25:22 來源: 中國國防報

馬昕和母親一起應邀到鄭州市二七區人和社區為居民傳授孝道

    他是軍中嬌子:23年軍旅生涯中1次榮立二等功,6次榮立三等功。

    他是家庭孝子:巧借部隊好作風和帶兵經驗管家,將擁有35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帶成了全國“最美家庭”;

    他就是鄭州警備區政治部幹事馬昕。

    (一)

    1973年7月,馬昕出生於河南省新蔡縣一個偏遠農村,從小就養成了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品格。1992年12月,馬昕入伍成為一名邊防軍人。

    入伍第一月領到35元津貼,他就全部寄給了父母;軍校畢業後,每月的工資都是第一時間跑到郵局給父母寄去多半。不僅如此,跳出“農門”的馬昕還一直惦記着村上那些有難處的鄉親。逢年過節,他都要多寄一些錢回去,讓父母給村上的孤寡老人買些禮物;每學期快開學時,他還會寄錢讓父母幫幾位家庭貧寒的孩子交學費……據不完全統計,自當兵以來,馬昕無償援助親鄰達20多萬元。

    2008年6月,馬昕調至鄭州警備區工作後,在家裏專門騰出一個房間,將父母從農村老家接到了鄭州,他要兌現兒時的誓言——貼心照顧父母讓老人安享晚年!

    馬昕是個有心人,在他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讓他們吃好穿暖,還要盡量多陪伴,不能讓他們品嘗高樓大廈內的孤獨。

    為了讓父母健康生活,馬昕每兩個月都要帶他們去體檢一次身體。母親楊秀坤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左眼失明等多種疾病,每天要服用10多種藥。為了避免不識字的母親吃錯藥,他將要服的藥一一分好,在每個袋子上標明時間,用數字符號代替。無論工作多忙,他從未耽誤過給母親分藥。

    (二)

    馬昕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雖年齡不靠前,卻因為穿上軍裝帶過兵,他一直都是兄妹中的“頭兒”。

    在馬昕看來,只有幫兄弟姐妹們都過上好日子,才能讓父母真正放心地安度晚年。正是基於這一想法,他經常幫兄弟姐妹們出謀劃策,鼓勵他們積極找門路創業。在馬昕的引導下,兄弟姐妹相繼在鄭州打工、開店,想辦法讓日子過得更紅火。

    看到兄弟姐妹都先後來到鄭州發展,2009年初,馬昕又動了一個念頭,想讓大家都住到一個社區,一是離父母近些,二是遇到大事小情方便相互照應。馬昕的動議得到了其他幾個小家庭的積極回應,他們或買或租,都搬到了馬昕所在的交通路某社區,早已分門立戶的6個子女,又一次像石榴籽般地聚攏在父母身邊。

    30多口人在一起如何相處和管理?馬昕想了不少辦法,他把部隊好作風融入家庭建設,將大家庭編成一個連隊,自己擔任“主官”,幾個能力相對突出的孩子當“排長”。他們還制定了一套規矩:遇有重大問題,由全體家庭成員一起協商,形成方案後,再分工負責抓落實;大家庭每月開一次民主會,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在會上報告一年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以便相互監督、共同提高。

    (三)

    家和萬事興。在馬昕的鼓勵下,外甥楊威、侄子馬濤參軍之後第一年就被評為優秀士兵,第二年就當班長並光榮入黨。

    馬昕認為,軍人家庭作為“光榮之家”,也要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大家庭貢獻力量、奉獻愛心。作為鄭州市“家庭教育講師團”的成員,他經常應邀到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和大中小學進行宣講,聽眾累計已達2萬人次。他還多次利用暑假組織中學生進行40公里長途拉練,經過培養轉化,使數名不良少年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馬昕的付出和馬家幾代人的表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馬昕本人也先後被評為鄭州市“十大孝星”“十佳家長”,並高票當選河南省首屆“十大中原忠孝人物”。這個大家庭先後被鄭州市表彰為“和諧家庭”“最美家庭標兵戶”,被河南省表彰為“最美家庭”“和睦家庭示範戶”“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被全國婦聯授予“第九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今年5月14日,馬昕一家又當選為全國“最美家庭”,他本人應邀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頒獎儀式。(溫殿鋒、魏聯軍)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838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