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四級軍士長捨己救人 彌留時仍不忘使命

圖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梅雄烈士的生前照;8月30日,梅雄烈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張家界殯儀館舉行;梅雄生前獲得的各種獎章和榮譽證書;梅雄生前的鋪位依然整潔如新。鐘魁潤 攝
寫在前面
“捨己救人愛民模範”梅雄烈士的感人事跡,生動展示了當代官兵在強軍目標引領下鑄就的優秀品質,深刻詮釋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豐厚內涵,成為全軍部隊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
英雄始於平凡。梅雄在平凡歲月裏的凡人善舉,有信念,有堅持;在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有勇氣,有擔當。當前,全軍正在廣泛開展“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學習梅雄同志,就要像他那樣牢記我軍根本宗旨,傳承我軍優良傳統;就要像他那樣,始終把人民舉過頭頂,為了祖國和人民義無反顧勇於獻身。
梅雄走了,留下年邁的母親、年輕的妻子和不足半歲還未能記住他模樣的女兒;
梅雄沒走,他床頭的座右銘“當兵就要有個好樣子”依然砥礪在廣大官兵心間;
梅雄永在,他的生命在人民群眾身上延續,他的精神在座座軍營迴響。
三湘大地,萬里海疆。一群群身着白色軍裝的海軍官兵列陣碧空之下,眼含熱淚,昂首而立。
只聽隊首傳來一聲高呼:“梅雄!”所有官兵齊聲答:“到”!聲音直沖天際,仿佛戰友梅雄依然活在他們當中——
梅雄,海軍駐湘某發信&四級軍士長,一名工作在大山深處的水兵。再過幾個月,他就將結束16年的軍旅生涯,轉業回地方與家人團聚。然而,8月12日,他在搶救受傷群眾時不幸犧牲,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5歲的年輪上。8月29日,海軍司令部黨委批准梅雄同志為烈士。9月6日,海軍黨委追授梅雄“捨己救人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梅雄用他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種精神——以生命書寫大愛,將身心獻給人民,始於平凡,成於奉獻,因傳承而永生。
愛 民
人民有需要,他總是第一個衝上去
“軍民魚水情深,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不為人民群眾服務,就是不孝之子。軍人站起來是把傘,要為百姓遮風擋雨;俯下去是頭牛,要為人民鞠躬盡瘁。”
8月12日下午,一輛載有26名游客的旅游大巴在雨中行駛,因雨天路滑,在長張高速301公里處,突然失去控制,撞破護欄後側翻。
油箱燃油開始外泄,困在車內的乘客驚慌失措,情況危急!就在此時,梅雄恰巧乘車途經事故現場。“前面翻車了,快救人!”同行的駕駛員吳平回憶説,車還沒有停穩,梅雄就衝了出去。兩人從大巴側窗和道路的空隙間奮力拉出8名乘客。
可就在此時,對面車道上另一輛失控的大客車衝過護欄,直接撞上了正在大巴車尾處施救的梅雄……
得知梅雄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後,海軍領導第一時間作出“要不惜一切全力救治,挽救梅雄同志生命”的批示,有關專家連夜從北京、長沙趕赴張家界,和當地醫護人員一起連續16天全力搶救。可終因傷勢過重,梅雄就這樣走完了短暫的一生。
“弟弟一直就是這樣的人,他總是在人們需要的時候第一個衝上去。”梅雄三姐劉桂香含淚向記者講述道。2009年,她和丈夫回廣東打工,梅雄包車送她們去車站,路遇一輛摩托車翻車,車上一家三口受了傷。“弟弟馬上讓我們下車,請司機拉着那一家三口去了醫院。”劉桂香和丈夫因此沒趕上當天的長途班車。2013年,梅雄結婚當天晚上,一輛貨車陷在了他家附近的泥路上。梅雄得知後,出門就去幫忙推車,一直忙到半夜,“新郎官”變成了一個泥人才回家……
梅雄的犧牲,讓他的家人沉浸在無限悲痛之中。可就在此時,他們又作出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選擇——主動&&湖南省紅十字會,將梅雄身上完好的部分器官無償捐獻。
8月29日,梅雄的肝臟移植給了湖南永州一位普通農民,梅雄的腎臟在湖南益陽被分別移植到兩名男性患者身上。
8月30日,梅雄遺體告別儀式在張家界殯儀館舉行。絡繹不絕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再看一眼這位人民的子弟兵,再送一程這個三湘大地的好小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