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社會組織不能變成“二政府” ·全國人大代表劉益春:師大離開中小學就失去了意義 ·轉變監管思路 才能吃得放心 ·貴州代表團專場記者會側記 ·貴州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川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提案交辦會召開 ·建生態補償機制 守護“中華水塔” ·部分駐川全國政協委員返川 ·水清天藍也是企業責任 ·教育投入,4%只是及格線
社會組織不能變成“二政府”
2013年03月13日 08:41:35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國務院提出的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之後,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第一時間就關注了它。吸引他的是“一個小小的對內開放”——“多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登記。”這位擁有584萬多微博粉絲的教授直言不諱。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也認為,“這是此次改革方案中的最大亮點。”

    過去的行政體制改革,經常陷入“精簡——又反彈膨脹——再精簡”的迴圈怪圈。這究竟是為什麼?

    “因為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分工精細化、專業化,社會管理事務越來越多,比如很多互聯網上出現的新興産業、新問題,政府又要設置新機構、新人員、新辦法去管理。”李春洪身在的發改委係統就擴充了諸多職能,需要為無數社會事務批文件,“從大型主題公園建設,一直管到速食麵漲價”。

    “這樣下去,機構改革永遠也沒有盡頭。”李春洪説,“很多公共事務需要區分,那些人民自己能管好的,政府就別再管了。”

    但政府單純“放權”給社會組織,也不絕對是良藥。眾多人大代表認為,還應該致力于培育好社會組織,防止變成“二政府”。

    各地不少行業商會、公益慈善組織、檢測機構大都和行政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的直接從行政部門分離出來。不少政府領導、工作人員退休後直接去行業商會任職,完成了漂亮的“轉身”。這種“半官場生態”的利益鏈被詬病已久。

    汕尾市政協副主席李秉記就深有體會。

    他在擔任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時,帶隊做過多次食品藥品檢測的調研。“現有涉及食品藥品的檢測機構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怎麼保證你的公信力?還要找地方政府要檢測費用,財政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裏。一判不合格,還能拿到錢嗎?”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劍也撰文直指這一弊病:“在北京,行政級別屬于副部級以上的社會組織超過20個。這些社會組織,從中央到地方,幾乎都自成係統,或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或是參照公務員管理。”

    “為什麼叫他們‘二政府’?因為他們管的事情簡直和政府一樣。但政府不能收錢,否則就成貪污了,而行業商會還可以光明正大從中收錢。”李春洪説。

    他舉例,有的行業商會自己做起了工程驗收、咨詢的生意。因為他們有和行政管理部門的關係,他們報上去的項目,審批就容易通過。“這樣一來,就會有不少企業托他們來驗收、上報,行業商會可以公開收取驗收費。”

    在他看來,對行業商會類社會組織的管理,應當促使其去行政化。

    “我建議,在改革時,要讓這些社會組織的人、財、物和政府部門全脫鉤,必須脫得一幹二凈。政府人員退休後,不能再到自己相關領域的社會機構任職。你是管教育的,退休後就不能再跑到與教育相關的行業協會任職。”

    李春洪認為,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的服務是改革方向,其中需要加強的就是“去壟斷化”,絕不能搞一家獨大。

    “一件事不能讓一個社會組織幹,一壟斷就糟糕。比如規定一家流通業的社會組織是政府部門的定點對口單位,從此不改,那這家組織又變成了‘二政府’。應該讓這個行業裏的企業自由組織、自由競爭,政府看誰的服務好,就買哪家組織的服務。”

    李春洪建議政府部門必須明確、詳細地規定,選擇社會組織是依據什麼標準。“一套流程要出來,不能再有暗箱操作,讓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

    李秉記認為,涉及食品藥品的檢測機構“不能在任何政府部門之內”,需要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行使職權。

    陳劍指出,從功能分析,“至少一半以上”政府背景的社會組織都可以回歸社會,“成為真正意義上民間性的社會組織”。這將極大推進“小政府、大社會”的發育和成長。

    “我們的社會組織長期不發達,民眾缺乏能夠為自身利益代言的組織,難以同政府有效溝通、協調。這實際上造成政府與百姓‘硬碰硬’,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矛盾,而且不容易化解。如果由社會組織出面,則可以起到緩衝的作用,對民眾來説也更有公信力。”李春洪説。

    本報北京3月12日電

( 編輯: 張晉龍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63212445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