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發展,在奔跑中調整呼吸 ·一目了然是亮點(代表細説) ·熱點背後有看點(專家解讀) ·數字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速趨緩 民生指標給力 ·汪洋:改革就是要拿刀割自己的肉 必須堅定信心 ·鐘南山:空氣好了,老百姓會覺得政府了不起 ·特大城市病該如何化解?郭金龍與代表共商對策 ·代表委員之聲:食品安全重在監管“無縫連接”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外來人口十余年翻一倍 ·苗圩:4G牌照有望年內發放
數字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速趨緩 民生指標給力
2013年03月06日 07:51:5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2萬億 教育投入花在刀刃上

  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首次達到4%

  解讀人: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所長 閔維方

  採訪人:本報記者 董洪亮

  報告原文:【目前我國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今後還要繼續增加】

  “這傳遞出一個信號,黨和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決心很大。”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所長閔維方説。

  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首次達到4%。“投入的大幅增加,推動了教育的快速發展。”閔維方説,當前一些地區教育發展仍不平衡,特別是職業教育、學前教育等發展滯後,欠賬嚴重。上學難、“入園難”等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小不點兒”的事兒決不是小事兒,牽涉每個家庭,政府有為,娃娃才能“有位”。

  “4%不是一個終點。長遠看,隨著GDP增加,公共財政性教育經費佔比應逐步提高,這是世界教育發展的歷史規律。”閔維方説。

  如何用好這筆錢?閔維方説,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有了錢還要用好錢”,這就需要建立科學分配體係、加強監督管理制度建設,注重成本效益分析,這樣才能真正把納稅人的血汗錢用在“刀刃上”,讓近3億在校學生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

  當前教育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主要集中在“公平”和“品質”上。閔維方説,新增教育經費要重點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加強監督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教育經費成本效益分析機制,高效使用教育經費,使其收益最大化。

  “不能簡單與發達國家進行比較,而是從我們的國情出發,逐步增加公共財政性教育經費,地方政府應進一步突出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閔維方説。

   上一頁 1 2 3 4 5 6  

( 編輯: 馮文雅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812124420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