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特大城市病該如何化解?郭金龍與代表共商對策 ·代表委員之聲:食品安全重在監管“無縫連接”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外來人口十余年翻一倍 ·苗圩:4G牌照有望年內發放 ·傅成玉:中石化新粵浙管道工程或很快獲批 ·柳斌傑認為成立大文化部時機不成熟 ·創新,撬動“中國夢”的杠桿 ·兩會車隊上路讓行等燈 臨産孕婦借兩會勤務車道就診 ·黃奇帆:記者都想從我嘴裏獲知那些消息是“八卦” ·政府工作報告平實真實務實
特大城市病該如何化解?郭金龍與代表共商對策
2013年03月06日 07:41:59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大城市、特大城市該如何發展?

  3月5日,在北京代表團的討論會上,這個問題成為眾多代表議論的焦點。

  今年41歲的朱良玉已經在北京打拼了20年。1993年,朱良玉從山東老家來到北京,做起了保安,一幹就是20年。

  勤奮刻苦、見義勇為,朱良玉屢屢獲得全國性獎項。今年,依舊是外來務工者身份的朱良玉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在北京,像朱良玉這樣的外來務工者數以百萬計。

  在討論會上,朱良玉建議,對流動人口加強服務和管理。

  北京市統計局的統計顯示,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萬人,比上世紀90年代增加900多萬,增長87%,差不多多了一個北京城的人口。而外來人口多達742萬人。

  “外來人口為北京作了貢獻,北京已經離不開外來人口,但城市人口不斷增多,對資源、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壓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説,最近幾年,異地高考、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引發大量討論。合理調控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規模,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1 2 3 下一頁  

( 編輯: 趙延心 王春華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878114899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