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代表熱議:機構改革核心是解決權力缺位、越位、錯位 ·白岩松:希望政協委員定期網上曬提案 ·住建部回應: 各地房地産調控細則3月落地 ·政協委員熱議 “GDP4%”教育經費 怎麼花?怎麼管? ·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原主任徐鳴調任北京工作 ·廣西政協主席:把扶貧開發和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 ·人大代表鐘南山:非典若再來不會出現爆發 ·寄語兩會:溝通很重要 ·政協委員黃潔夫:不強迫煙民戒煙 反對公共場合吸煙 ·收入倍增≠平均翻番
代表熱議:機構改革核心是解決權力缺位、越位、錯位
2013年03月05日 07:39:5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兩會·觀察

  代表和專家熱議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

  “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新一輪改革究竟怎麼改?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交人大代表審議的日期臨近,這些話題也逐步升溫。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劉益春:這次改革既是落實十八大報告中對行政體制改革的要求,也回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期待。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黃石市市長楊曉波:如何建立統一的食品監管體係,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如何更好地改善和保障民生,應是機構改革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人們發現,相比以前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方案在題目中增加了“職能轉變”四個字——《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由此可見,職能轉變是本輪機構改革的最關鍵問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這次改革基本還是遵循問題導向,主要瞄準政府管理及權力運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改革調整,其中包括部門職能交叉、關係不順、政府權力過大、對市場和社會幹預過多等症結。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銀監局局長高飛: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關係,還是問題的核心。要通過改革,解決政府權力運作中出現的問題,彌補“缺位”,隔斷“越位”,糾正“錯位”。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國務院下屬機構的組成和職能作出過12次不同程度的調整。此輪改革亦是改革開放後第7次政府機構改革。改革“頻繁進行”,背後原因何在?

  劉益春代表:大凡機構改革,都涉及責、權、利的平衡,權力關係的調整,利益格局的再分配,涉及面多,必然會有阻力。

  楊曉波代表:出臺整體方案時,應以穩為主,循序漸進,在小的調整上逐步推進。

  代表和專家認為,本輪政府機構改革是大部門制改革的延續和深化。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大部制改革不是簡單合並“同類項”,重在理順關係、有效銜接,確保責任明晰、運作通暢,這也是今後不斷努力的方向。

  高飛代表:機構改革應該服務于“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總目標,更好地解決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同時,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馬慶鈺教授:要通過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

  文/新華社記者 衛敏麗 雷敏

  王曉明 劉美子 陳二厚

( 編輯: 李由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4415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