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政協委員熱議 “GDP4%”教育經費 怎麼花?怎麼管? ·廣西政協主席:把扶貧開發和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 ·人大代表鐘南山:非典若再來不會出現爆發 ·寄語兩會:溝通很重要 ·政協委員黃潔夫:不強迫煙民戒煙 反對公共場合吸煙 ·收入倍增≠平均翻番 ·轉職能:簡政放權激活力 ·衛生部副部長:建議煙草院士主動申請撤銷頭銜 ·我國財政收入連年增長,您認為錢該怎麼花? ·仇保興:新型城鎮化 應“綠色”盎然
政協委員熱議 “GDP4%”教育經費 怎麼花?怎麼管?
2013年03月05日 07:38:2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教育經費首次達到GDP4%”———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2012年達到4%。去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説,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編制預算。

  在昨日舉行的政協教育界別小組討論會上,“4%”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委員們紛紛關注4%的使用情況。

  對話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

  高校將設總會計師

  監管經費使用

  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佔GDP4%的教育經費使用一定要嚴加監管,保證不要出問題。同時,委員們很關心4%的公平使用問題。

  準備在大學增加總會計師職位

  記者:許多政協委員都提到教育經費佔GDP4%的監管問題,教育部在這方面將有哪些具體措施?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對4%使用的監管方面,教育部門是高度重視。比如説我們準備在大學要增加一個總會計師職位,這就是具體在教育經費的監管,特別是高等教育、特殊領域的經費使用的一個具體人事政策。

  記者:這個總會計師對誰負責?

  李衛紅:總會計師首先是按照財務規章來辦事,他們對法律的原則、對制度負責。

  先從部分高校開始試點

  記者:這個總會計師是每個高校都設立嗎?

  李衛紅:現在先從部分高校開始試點,等成熟以後逐步推廣。

  記者:4%的具體使用會公布在網上嗎?

  李衛紅:4%具體的使用你們要注意的話其實網上都有。比如關于獎學金助學金等許多資訊。我們的很多網站以及教育方面的其他傳播渠道其實都有這方面的消息。

  4%的重點是解決老少邊窮地區孩子上學

  記者:4%主要使用在哪些領域?

  李衛紅:主要是向人才培養方面傾斜,包括解決獎學金助學金的問題,原則上要保證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子女因為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

  記者:4%的使用如何保證公平?包括區域的公平?

  李衛紅:4%的一個重點是解決老少邊窮地區孩子的上學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在解決這些地方貧困家庭孩子上學的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廣大農村地區的職業教育、中職教育都已經免收學費。教育部門將盡量讓4%的使用更加公平合理。

  文/本報記者 朱開雲

  討論

  教育界政協委員:

  教育經費佔GDP4%

  如何監督落實

  “4%”目標達到後 如何花費成話題

  “我的想法是,教育界的委員,怎麼去監督落實佔GDP4%的教育經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高文在昨天關于政協報告的分組討論上,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1993年,國務院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到2000年應達到4%的目標。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國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這是政府首次落實“4%”的目標。

  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高文,記得往年每次開政協會議時,教育經費都是熱點議題,委員們都以各種方式要求政府兌現承諾。還有一些委員,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前校長沈士團多次提出相關提案,被譽為“4%專業戶”。“過去兩屆中,教育界唯一推出的大會發言,就是沈校長作的有關4%的主題報告,説完大家都鼓掌。”

  在高文看來,4%的教育經費問題,今年還得接著“議”:究竟有沒有落實?花費是否合理?“中央財政支出方面沒有問題,地方轉移支付就不好説了。”此外,“有些數字是層層上報的,哪一塊兒到底用了多少錢,是用到了教育上,還是用到教育相關領域?”高文説,要是相關領域,那就很模糊了。

  在另外一個小組參與討論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就此問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説,“把這些錢花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育經費應向欠發達地區傾斜

  具體怎麼監督?怎麼去花?高文坦陳,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只是發揮監督作用,希望大家關注這個問題,教育管理部門才是行家。但他提到了教育均衡問題。“現在4%的概念,是國家的4%,”高文説,但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從國家層面上做一些平衡性的規定很有必要。

  張堯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直言,“中央財政需要對地方高校實行財政轉移支付。”張堯學説,地方把主要的稅收都交給中央,同時還負擔著地方的安全、環保等發展,拿錢很不容易。中西部地區又承擔了地方高等教育絕大部分的任務,高等教育應該拿出一部分錢來反哺地方的高等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傑也認為教育經費應該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但他認為,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來滿足地方對教育的全部需要,使得各地的每人平均教育經費都一模一樣,現在還做不到這一點,真正縮小教育差距還是要靠地方。“我們國家是多級財政,各個地區的教育投入是不一樣的,也無法實行‘大鍋飯’。”

  城市努力克服各區縣教育不均衡

  不用放在全國范圍,在經濟比較發達的上海市,各個區縣的狀況也是不一樣的。

  印傑説,上海要求各區的教育經費每年都要增長。有的區財政收入高,但是學生數量少,每人平均教育經費逐年增加。有的區財政收入不高,學生數量不斷增加,雖然該區教育經費佔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加,但是學生每人平均教育費用反而降低,教育不均衡的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四五年前發現出現這種情況,那怎麼辦?”印傑自問自答,上海採取的辦法是,財政收入較好的幾個區,教育經費一旦超過一定的數額,就將超出部分交給市裏成立的基金,政府拿這個基金補貼相對貧困的區,以達到相對均等。

  橫向轉移支付,上海市的這種做法對全國范圍內縮小教育不均衡有無借鑒?印傑表示,自己只是“就上海而言”。

  文/本報記者 高淑英

  制圖/王慧

  教育支出佔GDP4%

  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2012年達到4%。

  保基本

  “保基本”是新增經費投入的重要原則。新增經費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提高義務教育保障水準、改善中小學校舍安全狀況以及推動落實高校生均財政撥款等“基本”方面。

  促公平與提品質

  “促公平”與“提品質”也是新增經費投入的重要方向。集中連片特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有了營養餐、中職免學費政策范圍覆蓋到所有農村學生、我國建立起覆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係。

  教師待遇

  在教師待遇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投入。據《人民日報》

( 編輯: 李由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4415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