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籌善款建慈悲院 大馬華裔騎三輪車繞馬來半島(圖)

2014-05-16 08:15:23 星期五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號 】【打印】【關閉

籌善款建慈悲院大馬華裔騎三輪車繞馬來半島(圖)

  覺蓮法師感激謝志文為該院籌款。(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籌善款建慈悲院大馬華裔騎三輪車繞馬來半島(圖)

  凈蓮慈悲院臨終關懷中心及癌症病患病樓重建耗資400萬至500萬林吉特。(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騎着45年車齡的三輪車繞馬來半島展開慈善之旅,檳城華裔謝志文希望一路有你。

  在大馬坐三輪車悠游舊時代風情的古街並非新鮮事,可是卻很少人敢挑戰騎着三輪車遠征,畢竟三輪車比腳車還難騎,兩隻手要控制好車的方向,否則很容易翻倒。更何況是以45年車齡的古老三輪車上路。

  一名在泰國經營孤兒院的檳城人謝志文雖然深知騎單速三輪車環繞馬來半島的挑戰性更大,但為了吸引民眾的注意力,鼓勵更多民眾捐款,他堅持以45年車齡的三輪車上路,希望通過社會熱心人士的大力捐獻為凈蓮慈悲院臨終關懷中心及癌症病患病樓籌400萬至500萬林吉特重建基金。

  同時他也想證明給人看,45年車齡的三輪車雖然很重、很老爺,但還能跑這麼遠。謝氏將於6月8日上午8時從凈蓮慈悲院出發,這次行程約2000公里,預計可在30天內完成。

  他自認是近年來第一個以三輪車代替腳車挑戰馬來西亞半島游的腳車愛好者。如果有人當嚮導,他也打算騎到新加坡去。

  重心不穩易摔倒 最怕遇上重型羅裏

  謝志文受詢時&&,別以為騎三輪車很輕鬆,真正騎起來才會發現其中的困難,若沒有控制好方向,重心不穩,很容易摔跤。“而且,最怕遇上重型羅裏,恐引起交通事故,再説,大馬的腳車專用道窄小,騎着三輪車上路,將佔據很大的空間。”他指出,很多大馬人為了健身而騎腳車已成為一種新趨勢,不過他們一般都選擇昂貴及車身輕的腳車。他希望通過此次的三輪車騎行改變人們這種想法。他説,除了個人安全問題,在陽光暴曬下騎腳車,也很容易汗流浹背及患上皮膚病。不過,這一切無阻他一次又一次地遠征。

  三輪車代步吸睛 民眾要求合照

  這次是志文首次回到馬來西亞舉辦較大規模的慈善騎。當他在兩天前,從黑木山騎三輪車到雙溪大年的途中,引來很多好奇者叫停並要求合照留念。他認為,這是因為以三輪車代替腳車在街道上行走非常吸睛的緣故。

  他認為,若以2500萬人口計算,只要每個國人捐獻10仙,凈蓮慈悲院的重建計劃很快就能啟動。長年在泰國發展的謝氏,每年都會返回檳城度假二三次,主要是探親及見老朋友。每一次回到檳城,肯定會騎腳車上升旗山,升旗山的山路有挑戰性,且車輛少相對安全。

  念舊不追求潮流 保留傳統設計結構

  謝志文當初是以400林吉特向一名已過世老人的妻子買下該輛45年車齡的三輪車。陳舊破爛的三輪車經過他重新上漆及重修,予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他解釋説,讓古老的三輪車重生之際,也保留一些傳統的設計結構,使用古老三輪車是要告訴人們,我們不一定要追求潮流,有時也要做個念舊的人。

  打從中學求學時期就愛上腳車運動的志文,不僅每年都在泰國舉辦慈善騎,平時也和友人組織腳車隊到處去走走。最令他難忘的是,有次在寮國遇到一個很窮的人,對方除了為他提供食物,還將身上所剩無幾的錢給他充當旅費,讓他很感動。

  過去10年在泰國舉辦慈善騎,主要是幫助乳房病患者,其中一次是為當地非政府組織籌募環境保育基金。他説,這些年的慈善騎,加強了他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吃苦的精神。

  (原標題:籌善款建慈悲院 大馬華裔騎三輪車繞馬來半島(圖))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000126507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