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高考填志願:跟風鄙視文科是另一種非理性
2019-06-25 09:49:31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學文還是學理,與其在無比的焦慮中押寶,不如尊重自己的興趣,聽從內心的呼喚。

  這兩天,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正在緊張地填報志願。這是一個讓人興奮而又充滿糾結的過程,尤其一些對高校環境不熟悉的考生家長,為孩子的志願填報會晝夜難眠,茶飯不思。而社交媒體上,各色人等都以權威面目出現,以斬釘截鐵語氣給考生和家長下指導棋,而一種刻意放大的聲音,則是歷數學文科的種種不堪,告誡考生千萬不要選文科,尤其是文史哲等傳統人文學科。

  鄙視和唱衰文科,當然不是今天才有,這個話題一點都不新鮮。40年前高考恢復伊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順口溜就不脛而走。而40年後的今天,輿論對文科的鄙視,則更多是基于對現實利益的考量,認為學文科將來擇業面窄、收入低。

  我作為一名大學文科專業的老師,拿不出太多有力證據反駁這種論調。許多人文學科專業就業門路不廣、收入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事實。今天我也不想老調重彈,論述人文學科對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但是,對于家長和考生,以就業市場行情為依據選擇專業,一窩蜂地鄙視文科,是不是就是符合最基本的價值理性?

  如果對高校學生就業資訊做一些量化分析不難看出,這些年來,就業市場資訊瞬息萬變,高校各專業就業形勢也是變幻莫測。前些年的大熱門專業,近兩年已經在就業市場上亮起紅牌,而一些本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專業,近年來行情持續看漲。

  而且一個總體的趨勢是,就業市場上這個變化周期正在加快。所以,需要廣大考生和家長認真思考的是,今年參加高考入學的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揀選是在4年之後,今天即使眾口一詞交口稱讚的熱門專業,4年之後會不會變得門前冷落?

  如果是這樣,家長和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該怎麼選擇?我的建議是,與其在無比的焦慮中押寶,不如尊重自己的興趣,聽從內心的呼喚。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自己做主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好好想想,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

  大學四年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如果學著一個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專業,每天都會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即使畢業後有一份薪水可觀的工作機會等著他,這個過程也會非常煎熬。而且在一種煎熬的過程中,怎麼可能學好一個專業?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學生,他當年高考時,父母和老師幫他選擇了一個熱門院校的理科熱門專業,許多人看來,他畢業之後搞研發,前程錦繡,但他在大二時,毅然決然選擇退學,重新參加高考,考入一個985大學,學了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毫無用處的文科專業。去年畢業後,他在成都做著自己選擇的工作,報酬未必可觀,但開心而快樂。我曾經跟他聊天,他説對自己當年大二時退學再高考,從來沒有後悔過,反倒對當年第一次高考時選擇志願的短視,覺得教訓深刻。

  同時,我還要告訴各位家長及考生朋友的是,現在的大學本科教育,許多都在走“淡化專業、強化通識”的道路,強調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許多學校還在努力打破原有的專業壁壘,尊重學生入學之後的選擇權利。甚至可以説,本科階段的專業選擇,其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重要。所以,對學生來説,重要的不是學什麼,而是學得怎麼樣。所以,志願填報時的過度焦慮其實大可不必。

  當然,寫以上這些文字,絕不是為當下文科教育辯護。相反,我覺得大量優質生源的流失,應該成為各個高校文科專業的警示。高校主事者應該認真而謙卑地反思這些年來人文學科發展戰略,積極因應社會發展趨勢,加強專業改革與調整步伐,方可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文學科的需要,也有助于消除很多家長和考生面對文科專業時的焦慮。□王天定(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山鄉“鑲金” 田園如畫
山鄉“鑲金” 田園如畫
夏日採收忙
夏日採收忙
生態牧場助力牧戶增收
生態牧場助力牧戶增收
震區的孕婦醫生
震區的孕婦醫生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66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