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財經觀察:主要産油國逐步提高産量應對需求不確定性
2020-12-04 21:41: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利雅得12月4日電  財經觀察:主要産油國逐步提高産量應對需求不確定性

  新華社記者涂一帆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産油國部長級會議3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決定從明年1月起日均增産50萬桶,隨後逐月議定調整。

  分析人士表示,逐步提高産量,能確保原本脆弱的能源市場持續復蘇,但考慮到新冠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影響原油需求,短期內國際油價仍將承壓。

  今年早些時候,由于受到疫情衝擊,國際油市低迷不振,産油國收入不斷下降。迫于無奈,産油國達成減産協議。

  減産有助于支撐國際油價,但需要各産油國協調一致。根據協議,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産油國今年5月至7月日均減産970萬桶,8月至年底日均減産770萬桶。

  近期,當國際原油價格有所反彈時,部分産油國開始質疑此前嚴格控制原油生産的政策,希望擴大原油産量以增加收入。據沙特阿拉伯當地媒體報道,不少産油國在一定程度上有意願在2021年增加産油規模。

  不過,這一觀點並非多方共識。一些産油國認為,隨著疫情在多國反彈,國際原油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需求端依然脆弱,大規模增産時機尚未來臨。

  有分析認為,增産措施不當帶來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如果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産油國日均增産大幅上漲,或將導致2021年國際油價下跌,造成巨額損失。

  阿克西公司全球市場首席策略師斯蒂芬·英尼斯表示,在客機、火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重新在全球范圍內頻繁運轉,各國開始有效控制疫情並推動經濟實質性復蘇之前,國際油價將維持在當前的水準。

  根據最新部長級會議達成的協議,從明年1月開始,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産油國將每月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評估市場狀況並決定下一個月的産量調整規模,且每月調整幅度不超過日均50萬桶。

  咨詢公司卡馬爾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羅賓·米爾斯説,每月適度增産的計劃較為務實,既不會導致市場盲動,又可以根據疫情防控的客觀情況逐步調整。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載入更多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8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