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邊塞亦是溫暖的家——新疆邊境線上農牧民的脫貧故事
2020-12-04 19:31: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4日電 題:邊塞亦是溫暖的家——新疆邊境線上農牧民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周曄、于濤

  冬天來臨,住在新居的買買熱依木·依布拉依木看著電視,悠閒地度過閒暇時光。高原上的天格外藍,暖陽透過玻璃窗,室內溫度適宜,水電齊全。買買熱依木老人穿著居家服,以往過冬時必穿的羊皮大衣已被他存進箱底。

  買買熱依木的家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達布達爾鄉熱斯喀木村,這是一個帕米爾高原上的易地扶貧搬遷新村。2018年,12個深山大溝中的遷出村民搬到這裡。新村裏房屋、牲畜棚整齊劃一,基礎設施完善,筆直的柏油馬路不僅通往縣城,還通向幸福。

  熱斯喀木村接近中巴邊境,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通外山口多,地形複雜,人跡罕至,自古是南疆通往境外的重要通道。這片群山環抱之地,雖苦寒貧瘠,卻也需要堅守,不僅為守山,更為了守國門。

  作為世代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人,買買熱依木風雪無阻守邊38年,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喀喇崑崙的“狩獵者”。買買熱依木回憶,曾經從家到邊境只能依靠走路和騎駱駝,往返需兩天,夜宿途中,幹馕、河水是主要的補給。

  2000年後,國防公路修到了邊境,步行騎駝的巡邊方式已成往事,巡邏摩托車成為“主流”。

  交通問題解決了,塔縣的旅遊業、邊境貿易隨之發展起來。現在,護邊事業與旅遊、邊境貿易等産業在塔縣相輔相成,邊民多渠道增收已實現可持續,塔縣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在中蒙邊境、阿爾泰山脈南麓的青河縣,土地貧瘠、氣候寒冷。曾經,這裡的人們必須頻繁地“逐水草而居”方可生活。青河縣也因此被列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如今,一座荒原新鎮在青河縣東南方向拔地而起。嶄新的樓宇,便利齊全的基礎設施,這裡成為北疆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4000多名農牧民入住,其中就包括馬吾列提別克一家四口。

  從前,馬吾列提別克一家與父母、哥哥一大家子擠在一起,耕地少,牛羊寥寥,日子過得非常艱辛。

  2007年開始,易地搬遷工程在青河縣阿魏灌區一片極為難得的連片平地上啟動。

  戈壁拓荒,先引水。歷時四年,鑿山開洞,在成功克服特大雪災、特大涌水等極端情況後,一條長28.8公里的引水渠終於貫通。水渠一通,阿魏灌區25萬畝的規劃耕地不再是幻想,青河縣耕地面積翻了一倍。

  2016年,馬吾列提別克一家易地扶貧搬遷,住進了阿魏灌新鎮區的新居。

  如今,每年除了人均10畝地的土地流轉金,馬吾列提別克和妻子還能在阿魏灌新鎮區務工賺錢。他們的兒女也能在阿魏灌新鎮區的學校就近讀書。2017年年底,青河縣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實現脫貧。

  放眼邊疆,不一樣的脫貧之路,卻書寫著一樣溫暖的邊塞場景。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加載更多
國際·一週看天下
國際·一週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682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