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氣候變化曾兩次毀滅恐龍
2020-12-01 22:08:1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參考消息》12月1日刊登法新社報道《氣候變化曾兩次毀滅恐龍》。摘要如下:

  大多數人都知道,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導致陸棲恐龍滅絕。但即使爆炸的火球沒有擊中恐龍,在地球這顆原本冰很少或根本沒有冰的星球上,氣溫驟降還是會讓恐龍滅絕。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前1億多年,另一場氣候變化災難衝擊了另一組不同的恐龍物種,其中很多都滅絕了。但那一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是全球變暖而不是全球降溫。當時地球變暖的速度快過恐龍的適應速度。

  科學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植物化石中發現了發生在約1.79億年前的這一慘痛事件的證據。

  他們還發現了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恐龍。這種名為日出野馬龍的物種是身軀龐大、脖頸極長的蜥腳下目的一員。在全球變暖事件發生前,蜥腳下目只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分支。

  根據英國皇家學會不久前發表的一項研究,同屬蜥腳形亞目的其他恐龍體形較小,有的大不過山羊。數百萬年間發生的一係列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令地球變暖,並改變了恐龍賴以為食的植被。

  蜥腳形亞目中體形較小的恐龍無法應對這種變化,但體形較大的恐龍,比如日出野馬龍卻茁壯成長。後一類恐龍逐漸成為當時的主要食草動物群體,並最終發展為曾在地球上行走的最大動物。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80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