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赤峰也有“用工荒”
2020-11-10 20:04: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電 題:赤峰也有“用工荒”

  新華社記者 于長洪、張麗娜、魏婧宇

  生産全面屏模組、組裝功能手機、制作耳機發聲元件……走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赤峰制造”的招聘廣告。近年來,曾為勞動力輸出地的赤峰市承接高品質産業轉移,帶動當地就業,一些企業出現“用工荒”,外出勞動力開始回潮。

  赤峰拓佳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偉近段時間就為招工奔忙著。“企業準備擴大生産規模,但是有幾百人的用工缺口,訂單真是等不起,著急呀。”最終,來自赤峰市巴林左旗的200多名勞動力在當地政府組織下來到拓佳“救急”,經培訓合格後上崗工作。

  拓佳光電公司位于赤峰紅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目前開發區內入駐企業17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6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建華説,2019年,開發區內企業安排就業3.3萬人,今年又有不少企業出現“用工荒”,勞動力缺口數以千計。

  落戶紅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企業中,很多是從東南沿海地區産業轉移過來的。拓佳光電公司于2014年從深圳轉移到赤峰。“在深圳,我們這樣的企業有五六千家,發展空間有限。來到赤峰能享受到很多政策支援,企業發展的動力更足了。”陳志偉説。

  為支援項目落地發展,紅山區給予項目建設用地零地價,並配套職工生活用地,對廠房租賃、生産車間裝修、人才引進給予補貼,同時給企業銷售收入2%的物流補貼,新設備購置給予10%的補貼。內蒙古恩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樣將生産線從深圳轉移至赤峰,董事長張夢凡説:“制造成本比在深圳時節約30%。”

  紅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目前已發展起電子、醫藥、紡織、冶金、裝備制造等産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體係。2019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産值291.1億元。今年雖受疫情影響,前三季度仍實現工業産值192.3億元。

  “主動承接高品質的産業轉移,既是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的主要舉措,也是調整産業結構的現實選擇。”赤峰市委書記孟憲東説,經濟欠發達地區承接産業轉移,既要主動出擊,更要堅守底線,必須堅持能耗、水耗、排放等方面的環保標準,堅決守住生態環保的底線,決不能饑不擇食。

  據介紹,赤峰市對于金屬冶煉、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在當地有一定産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的産業領域,正在研究規劃,未來將承接一批符合高品質發展要求的項目,發展産業集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72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