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原菜都”扶溝的崛起之“道”
2020-11-03 13:40: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鄭州11月3日電 題:“中原菜都”扶溝的崛起之“道”

  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

  從“守著良田不産菜,冬春季節吃菜難”到叫響“東西南北中,好菜扶溝種”,位于豫東平原的扶溝縣走了近40年。幾十年間,地處“南菜北運、北菜南下”過渡帶的扶溝縣認準“小蔬菜,大産業”,強化技術支撐,優化産業布局,打造優勢品牌,成為河南蔬菜種植第一大縣。如今,蔬菜年播種面積52萬畝、年均産量370萬噸的“中原菜都”正加速崛起。

  從拜師學藝到科技興農 蔬菜種植精益求精

  深秋時節,扶溝縣呂潭鄉運來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大棚裏仍舊繁忙一片,嫁接菜苗的工人手指翻飛,綠油油的菜苗在穴盤上一棵棵鋪陳開來,自動化噴水裝置不時調控棚內濕度。

  56歲的合作社理事長焦運來是當地育苗“土專家”。他向記者介紹標準化育苗的好處:“省工省種省時,菜苗品質好,提高産量,減少病蟲害。”

  多年前,扶溝縣城郊鄉趙溝村黨支部書記趙金德帶領村民去北京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引進竹木結構的溫室大棚,趙溝村在全縣第一個發展設施蔬菜致富。

  高中畢業的焦運來看到趙溝村家家戶戶小門樓,自家還是泥巴墻,就一門心思鑽研蔬菜種植技術,一步步成長為農技專家。“育苗其實和照料孩子一樣,用心了,小孩子就長得壯實不生病。”如今,焦運來的育苗基地年産種苗2000萬株,銷售全國。

  目前,扶溝縣涌現出大量“土專家”,蔬菜種植技術精益求精,僅蔬菜大棚就推出日光溫室、巨型棚、雙層拱棚等多種類型。同時,扶溝縣堅持科技興農,先後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並建成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每年展示推廣新優瓜菜品種2000多個。

  從規模發展到優化布局 “一鄉(村)一品”爭奇鬥艷

  9月底開始培育黃瓜苗,春節前黃瓜上市,次年6月拔掉黃瓜秧,7月至10月曬地、養地。柴崗鄉梅橋村的菜農大半年時間都在和黃瓜打交道,這種耕作模式已經延續了10余年。

  梅橋村發展大棚蔬菜1030畝,90%以上種黃瓜,年産黃瓜4800余噸,是遠近聞名的黃瓜種植專業村。梅橋村黨支部書記梅根清是村裏黃瓜産業發展的帶頭人,10余年前,正是他率先建起日光溫室大棚種黃瓜,帶村民闖出一條致富路。

  “黃瓜畝産4萬多斤,每畝産值約6萬元。”梅根清説,效益好,行動快,在梅橋村帶動下,柴崗鄉發展3萬多畝蔬菜,年創收1.5億元。

  柴崗鄉因黃瓜知名,汴崗鎮以辣椒揚名。汴崗鎮發展訂單種植模式,為椒農提供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年銷量近3000噸,帶動全縣種植辣椒20萬畝。此外,曹裏鄉西吳村採用“大集群+小農戶”模式種植茄子等蔬菜,合作社統一購買建棚物料、統一搭建巨型大棚、統一種植技術標準,保證産品品質和菜農收益最大化。

  經過多年發展,扶溝縣蔬菜年播種面積已達52萬畝,産值46.8億元,蔬菜從業人員超12萬人,不僅成為河南蔬菜種植第一大縣,還優化品種布局,形成“一鄉(村)一品”,既相互補充,又競爭發展,先後獲得“全國果菜十強縣”“中國蔬菜之鄉”等稱號。

  從重視産量到打造品牌 “扶溝蔬菜”名片越擦越亮

  從種“大路菜”到種“高端菜”,從一家一戶小打小鬧到發展128家蔬菜合作社,建成270余個百畝以上蔬菜園區,從講産量、求規模到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運營,扶溝縣蔬菜産業逐漸由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

  扶溝縣蔬菜種植歷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間,該縣韭園鎮就以種植韭菜得名。但長期以來,品種單一,種植分散,不成規模。近年來,河南綠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順德,通過育種新技術培育出多個性狀優良的韭菜品種,産品暢銷全國,扶溝縣韭菜重新揚名。

  扶溝人劉順德從小與菜園相伴,後從事韭菜種植,且成為扶溝縣的“韭菜專家”。“父輩就是老農民,只知道種地,我們這一輩不僅要育出好種苗,種出好韭菜,還要叫響好品牌。”劉順德介紹,公司已注冊“南北綠久”等49個商標,年銷售韭菜種子130噸,佔領全國65%的市場。

  “用放心菜、綠色菜、健康菜贏得大市場,是扶溝縣擦亮‘扶溝蔬菜’品牌的制勝之道。”扶溝縣蔬菜發展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鬱富強説,成為中原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資訊交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是“中原菜都”的追求。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6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