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上海“便利店”模式讓養老服務觸手可及
2020-10-30 18:13: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 電:上海“便利店”模式讓養老服務觸手可及

  新華社記者吳振東、郭敬丹

  午飯過後,93歲的華淑英老人踱步來到一架電子琴前,坐定,凝神,手指舞動,悠揚的旋律從黑白琴鍵中流淌而出。

  這是記者近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南碼頭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見到的情景。兩年多來,身體硬朗的華淑英,幾乎每天“光臨”這個距家步行只要10分鐘的地方,和老夥伴們一起做操、聊天、欣賞戲劇。曾做過幼兒園教師的她,最喜歡在午後彈一首曲子,也總能贏得滿堂彩。

  “這裡活動多、飯菜好,護理人員待我們像親人一樣,最重要的是離家近,想不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這麼貼心的為老服務。”華淑英説。

  上海是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佔戶籍總人口35.2%,其中80歲及以上老人佔老年人口總數15.8%,高齡化特徵顯著。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間,上海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構築老百姓家門口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如今,類似南碼頭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這樣的集日托、助餐、醫養結合、輔具推廣等功能於一體的“樞紐型”中心,在上海已有超過260家,實現街鎮全覆蓋,至今年底還將擴充至320家。

  如果把“樞紐型”中心視作社區養老的“旗艦店”,那麼,要把服務進一步延伸進居民區,還需更多的“便利店”。在南碼頭路街道,“養老便利店”現已建成7家。記者走進臨沂七村小區的“便利店”看到,200平方米的空間,內設配餐間、助餐點、書畫室、康復室、會友室、影音室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七村小區居民柏阿姨,從家中步行到這處“便利店”用不了5分鐘。她最喜歡這裡的健康體徵自助檢測設備。“血壓、血糖、血氧等指標來這一測立馬就知道,連去社區醫院都省了,這裡還能完成大醫院的預約掛號,‘便利店’真是方便了老年人。”柏阿姨説。

  同住七村小區的鄒先生則是“便利店”書畫室的常客。“離家近、環境好,寫累了還能到小花園裏活動一下,我巴不得天天都過來。”他説。

  “養老不離家”是中國老人的普遍心願,促進養老服務從“有”到“優”、從“近”到“更近”,已成為上海各街鎮的共同行動。

  上海市普陀區萬里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交暨延伸點,徹底“嵌”進了小區居民樓一樓。約90平方米的空間打造出微課堂、活動區、影音區等區域,室內衛浴設施經過適老化改造,天井被改造成露天休閒區,成為老人聊天的好地方。

  延伸點手工活動室裏,64歲的沙惠英一邊做卷紙玫瑰,一邊和老夥伴們嘮家常。她説,自己在這裡結識了不少新朋友,不僅一起聊天,還能相約出游。“不出單元樓,我的養老生活也一樣精彩。”

  幸福晚年不僅是身體健康,交暨延伸點還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萬里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傳福&&,目前延伸點已面向老人開設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相關培訓;面向老人子女開設“老吾老”講座,指導他們在家科學照護老人的方法,學會與長者們更和諧地相處。

  據了解,交暨延伸點裏,不少康樂員畢業於老年服務與管理相關專業,他們運用專業知識創設出多門新課,幫助老人學習新知。“老人喜歡年輕人身上的朝氣,他們則盡力幫助老人跟上時代的腳步。”李傳福説。

  上海市民政局&&,除了把為老服務站點進一步向社區延伸,上海還將持續深入推進“社區養老顧問”制度,為老年人提供觸手可及的政策諮詢、資源鏈結、個性化養老方案定制等服務,徹底打通養老服務供需對接的“最後100米”。(參與采寫:施鈺)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加載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67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