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瑤鄉蝶變”折射山地貧困少數民族小康新生活
2020-09-19 19:13: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長沙9月19日電  題:“瑤鄉蝶變”折射山地貧困少數民族小康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柳王敏、袁汝婷、白田田

  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朱小紅,現在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沙洲瑤族村是“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朱小紅作為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後人,備受外界關注。

  身為瑤胞的朱小紅,以前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通過開辦農家樂、在景區務工,不僅全家脫貧,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面對記者,朱小紅難掩內心的喜悅,他説:“以前紅軍給了我奶奶半條被子,如今黨和政府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的日子。”

  沙洲村地處湘南邊陲,屬于羅霄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瑤族人口佔比64%,全村有142戶52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95人,基礎設施落後,産業薄弱,曾經制約鄉村發展。

  “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存在發展水準相對落後的狀況。在湖南的瑤胞有8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永州、郴州、懷化等湘南地區的大山裏,早年貧困人口較多。”中國瑤族文化傳承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明生説。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路上,奪取全面勝利,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這是如今沙洲村看得見的變化——建成了紅色旅遊核心景區,道路平整寬闊,老百姓住上了“小洋房”,沙洲村也被評為2017年度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依靠精準扶貧等政策,以前是‘看到屋、走到哭’,如今公路村村通,困守在大山裏的瑤民能夠順利下山了,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王明生説。

  41歲的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瑤胞趙春花,居住在海拔近千米的東衝河村上,2018年8月,她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上了新房,還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以前在大山裏種玉米和紅薯,收入來源少。如今在樓下的馬達廠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比過去好多了。”趙春花説。

  江華縣位于南嶺北麓、湖南省最南端,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也是集“老、少、邊、窮、庫”于一體的國貧縣,全縣人口54萬,其中瑤族人口37.5萬,被譽為“神州瑤都”。

  近年來,江華縣向絕對貧困全力攻堅,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創建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引進小微企業實現貧困人口穩定就業,增強當地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華縣脫貧摘帽,越來越多的瑤胞從此走向小康生活。

  在湖南省溆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入夜時分,時常能聽到村民們歌唱具有地方特色的“嗚哇”山歌。作為當地“花瑤”重要的民俗活動,瑤胞們在歌聲中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讚美。

  依托獨特的梯田資源,山背村引進了一家旅遊公司,打造梯田景區,建立了香皂花加工扶貧車間,發展獼猴桃等産業,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搬下山後,我在家門口的旅遊公司上班,現在的生活條件是以前不敢想的。”花瑤同胞劉美花説。

  在湖南省藍山縣,52歲的過山瑤瑤胞趙友竹一家從80公里外的荊竹瑤族鄉淩江河村搬進縣城安置點,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安置房,還租下了一間便利店經營。“便利店生意日益穩定,我這個山民成了個體戶,全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趙友竹説。

  一曲曲“嗚哇”山歌,一幕幕長鼓舞表演,在湘南山間飄蕩。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載入更多
秋日黃河美
秋日黃河美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5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