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小鍋酒富了鄉親——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採訪見聞
2020-09-05 19:15: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貴陽9月5日電 題:小鍋酒富了鄉親——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採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吳思、潘德鑫

  從貴州省盤州市縣城出發,沿滬昆高速和水興高速行進約90分鐘,便到達了位于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岩博村的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公司被大山環繞,放眼望去,廠區周圍翠林滿目。

(落實“六穩”“六保”企業見聞·圖文互動)小鍋酒富了鄉親——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採訪見聞

  工人在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攝

  地處烏蒙山區的岩博村曾是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空殼村”,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不足800元。“家家住的茅草房,出門就是豬糞塘。一年種糧半年飽,有女不嫁岩博郎。”這段在當地流傳的順口溜,是岩博村曾經的真實寫照。

  余留芬2001年當選岩博村黨支部書記後,改變開始發生,尤其是小鍋酒廠岩博酒業的成立發展壯大更是給當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帶領村民走出貧困,余留芬嘗試發展産業。2002年,她籌款23萬元,將村裏承包出去的1480畝林場“贖”了回來,通過間伐林木賣給周圍的煤礦,岩博村不僅還清了借款,還盈利8萬元。

  余留芬並不滿足于此,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經過多次嘗試後,她瞄準了小鍋酒廠。余留芬介紹,岩博村小鍋酒制造工藝有600余年歷史,當地家家戶戶都會烤酒。

  2015年,余留芬將2004年成立的小鍋酒廠擴建升級為年産量5000噸的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村民不僅可以通過資金、土地入股,還能在酒廠上班,收入穩定,年底還有分紅。同年,岩博村實現整村脫貧。

  2016年,岩博村和鄰近的蘇座村、魚納村成立聯村黨委,形成強村帶弱村機制,帶動這兩個村一起發展。“岩博酒業無償給了他們股份,實現村民全覆蓋。”余留芬説,蘇座村和魚納村村民2018年戶均分紅2000余元,岩博村村民分紅最少的也有5000元。

  記者9月3日在岩博酒業的生産車間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有序工作,淤泥鄉雙龍村村民黃照英也在其中。黃照英曾靠種莊稼和打零工為生,2017年開始到岩博酒業上班,目前在酒廠負責烤酒,每個月工資2000多元。

  黃照英説,從她家騎摩托車到酒廠只要30分鐘,“酒廠辦起來後,我有了打工的地方,在酒廠上班也不耽擱照顧家裏。”

  據統計,岩博酒業共為鄰近村民提供了600多個就業崗位,一線工人每月工資超過2000元。

  2019年,岩博酒業決定投資1.5億元修建岩博村黨建培訓中心。截至目前,培訓中心已完成投資7000萬元,一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二期、三期工程正在施工。

  “我一直想把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聯結在一起,把岩博村建成一個可以吃、可以住、還可以學到東西的地方。”余留芬説,在村裏建黨建培訓中心可以幫助公司在本地培訓和儲備人才,同時有助于將“蛋糕”做大,增加村民的分紅。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岩博酒業遭遇了一些困難。“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銷量減少,剛開始的時候採購也不方便。”余留芬説,疫情也讓大家有了更多時間思考公司發展,調整公司架構。

  “我們克服了困難,公司經營情況從6月份開始好轉,不僅沒有裁員,還新招員工200余人。”余留芬説,岩博酒業今年新發展了經銷商20多家。

  經過多年發展,曾經一窮二白的岩博村村集體資産已經過億元,曾經的那段順口溜也有了新版本:“農家舍藍瓦白墻,小轎車穿梭繁忙,清風裏陣陣酒香,黨旗下齊奔小康。”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載入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4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