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2020-07-13 11:47:40 來源: 瞭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旦詐騙得手,就迅速將贓款拆分到數個乃至數十上百個二級、三級賬戶,層層轉賬,逃避打擊

   在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間,有一個形象的説法:誰掌握的對公賬戶最多,誰的資金就最安全

   層層轉賣,實名制形同虛設,通信安全監管漏洞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上游,有成熟的個人資訊售賣産業鏈;下遊,有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産業鏈條

   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電信詐騙如同“九頭蛇”,“砍掉一個頭”後,又不斷冒出新“頭”,有關部門需“見招拆招”,從源頭加強監管,持續加大聯動打擊力度,對放任、失職嚴肅追責

  一通電話、一條短信,一不小心,錢可能就沒了;欠費了、中獎了、退稅了……騙術五花八門,你是否分得清、躲得過?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2萬起,日均發案2100多起;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2014年至2019年,全國各地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年均被騙額達上百億元,不少地區每人平均損失呈現逐年上升態勢。

  電信網絡詐騙是一種遠端非接觸性犯罪,其作案手段頻繁更新、新技術加速迭代、詐騙劇本花樣百出,如同“九頭蛇”,“砍掉一個頭”後,又不斷冒出新“頭”,屢打不絕。近年更是呈現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特點,上下遊形成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産業鏈和犯罪利益鏈。

  今年以來,傳統刑事犯罪大幅下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仍持續高發,發案數、被騙金額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單筆被騙百萬元以上案件多發。這對全方位提升打擊治理能力,破解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

  “資金流”三次升級

  詐騙分子通過各種理由誘騙、威脅受害者向指定賬戶轉賬,並千方百計將贓款轉移取現,這一所謂“資金流”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關鍵。多年來,詐騙資金流經歷了ATM取款、銀行卡轉移,到現在的對公賬戶轉移三次升級。

  多名在一線戰鬥了十余年的民警表示,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很大程度是和詐騙資金流賽跑:趕在詐騙分子轉移贓款之前查明資金流向,凍結涉案賬戶,才能挽回受害者損失。

  詐騙資金流幾經“進化”。

  最早是ATM。閩南安溪是中國大陸最早出現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地區之一。初期,一些重點鄉鎮出現詐騙分子排隊在ATM取錢的景象。為切斷詐騙資金流,該縣一度關閉了全縣ATM。

  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蔓延,出現專門為詐騙團夥取款的“車手”群體,他們在ATM上將贓款取現後交給詐騙團夥,並獲得抽成。直到2017年,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出臺規定,個人通過ATM向非同名賬戶轉賬,資金24小時後到賬,詐騙團夥通過ATM轉移資金的渠道才基本被切斷。

  隨後,更艱巨的“戰場”出現在對銀行卡的管控。

  福建多地公安民警介紹,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業務普及後,詐騙分子轉移贓款更多挪到“線上”。他們誘騙受害者轉賬後,只要敲擊電腦鍵盤或手機輸入數據,就能快速實現轉賬。

  “一旦詐騙得手,就迅速將贓款拆分到數個乃至數十上百個二級、三級賬戶,層層轉賬,逃避打擊。”漳州市反詐騙中心主任陳捷忠説。

  這麼多賬戶從哪裏來?記者採訪了解到,有專門的開卡、收卡、售卡犯罪團夥,“初期是用收購的他人身份證去批量辦理銀行卡。隨著銀行卡實名制審核日漸嚴格,且個人在一個銀行開卡數量有限制,又出現雇用無業人員、學生等群體持自己身份證到銀行開設賬戶,開通網上銀行後,將這些賬戶資料整套出售給犯罪團夥牟利現象。”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近年來,公安、銀行等部門加強協作,公安部設立“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對全國電信詐騙涉案賬戶實行快速接警止付;在公安部指導下,全國建立省、市、縣區三級反詐騙中心數百個,公安、銀行、通信部門進駐反詐騙中心,初步形成上下聯動、區域配合、內外互補的立體化打擊防范新模式。

  “不少詐騙資金還沒來得及轉走就被公安機關凍結。”福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饒露明説。

  據公安部發布的消息,僅2019年,公安、銀行就通過涉案資金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7×24小時不間斷運作,止付凍結涉案銀行賬戶55.5萬個,攔截涉案資金373.8億元。

  然而,“九頭蛇”長出新“頭”的實力不容小覷。去年以來,又出現通過對公賬戶轉移贓款新動向。

  今年4月,福建泉州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特大跨國買賣對公賬戶和個人銀行卡案件,抓獲17名犯罪嫌疑人,查獲涉案對公和個人銀行賬戶2000多個。

  在這些販賣的賬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對公賬戶。辦案民警介紹,包括營業執照、對公賬戶、開戶手機卡、法定代表人身份證、企業公章、法定代表人私章、銀行賬戶U盾等一整套資料,售價在1萬元左右。

  這並非個案。去年以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開始大量使用對公賬戶轉移贓款,逃避打擊。“幾乎每一起案件都涉及對公賬戶。”多地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在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間,有一個形象的説法:誰掌握的對公賬戶最多,誰的資金就最安全。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為何“青睞”對公賬戶?記者採訪多地公安民警了解到,電信詐騙涉案對公賬戶往往分散在全國各地,查詢周期長,經常是查清資金流向後,資金已被轉走取現。

  對此,去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部署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買賣銀行卡和企業對公賬戶違法犯罪活動。

  “通信流”無孔不入

  5月7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上海等15個省市公安機關同步集中收網,搗毀為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提供服務的違法1069短信平臺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98名,扣押手機、銀行卡、電腦等一大批涉案工具。

  詐騙分子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網絡聊天等通信手段和受害者溝通,實施詐騙,這是電信網絡詐騙最鮮明的特點。記者調查發現,多年來,詐騙“通信流”花樣翻新,屢禁不絕。

  最初,詐騙團夥躲在閩南深山用短信群發器發送詐騙資訊,用收購的手機卡撥打電話,安溪部分偏遠鄉鎮一度成為“亞洲最繁忙的基站”。在公安機關持續嚴打之下,詐騙分子將窩點轉移到全國各地乃至境外,利用可模擬任意號碼的網絡電話實施詐騙。近年來,170等虛擬運營商號段、物聯卡、95號段號碼等通信手段被詐騙分子廣泛運用。

  “這些通信手段背後的共性問題是層層轉賣,實名制形同虛設,或是沒有登記購買者,更多是登記的購買者和實際使用者不一致,實名不實人。”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有關部門監管缺位,為“九頭蛇”長出新“頭”提供了可乘之機。

  以近年被詐騙分子廣泛使用的95號段號碼為例,該號段號碼原本規劃用于跨省/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的客戶服務短號碼、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規劃、分配和管理,企業實名申領後,與通信運營商簽訂合同,由運營商管理號段使用。

  但記者調查發現,通信運營商的監管存在較大漏洞。實踐中出現大量代辦公司專門從事95號段申領業務,申領一個5位或6位95號段號碼後,可申請拓展到8位數。這樣申請一個號碼後,實際可以用的號碼成百上千地拓展,這些號碼被層層轉賣,甚至在網上公開售賣,其中一些就流入詐騙團夥。

  層出不窮的通信“黑科技”為“九頭蛇”不斷“續命”。

  例如,可以模擬任意號碼的網絡改號電話;將傳統電話信號轉化為網絡信號、同時支援128個手機通話,具備遠端控制、機卡分離等特點的“多卡寶”、GOIP(無線語音網關)等設備。

  “詐騙分子用改號軟件,模擬公檢法機關辦公電話,冒充辦案人員,以受害者‘涉嫌洗錢’等為由,要求將存款賬戶資金轉入辦案單位‘安全賬戶’;有的利用‘多卡寶’設備,在境外遠端遙控設立在境內窩點的通信設施進行詐騙,增加了詐騙的迷惑性,給公安機關打擊帶來困難。”多地公安民警説。

  有利可圖 朱慧卿圖/本刊

  源頭防范 聯動打擊

  受利益驅動,圍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一條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産業鏈條已經形成。

  上游,有成熟的個人資訊售賣産業鏈。

  “專門團隊收集公民個人資訊並提供給詐騙團夥,詐騙分子針對不同群體,精準設計騙局,迷惑性更強。”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發現,個人資訊在網上公開售賣。在百度搜索“出售一手實時數據”之後,彈出近300萬條結果,隨機聯繫一賣家後,對方告知,貸款網站注冊資訊售價5元一條,含身份證、手機、銀行等資訊,其手上有上萬條資訊。

  在QQ群中,大量工商企業數據、高校在校生數據、淘寶訂單數據被明碼標價。一賣家稱,其手上有母嬰、童鞋、服裝、汽車等一係列電商客戶數據,一條母嬰用品客戶數據包含姓名、地址、電話、下單時間等資訊,售價僅為1.4元。

  下遊,圍繞詐騙“資金流”“通信流”,也存在大量黑灰産業鏈。

  以近年來高發的“殺豬盤”(網絡交友詐騙)為例,詐騙團夥通過在“珍愛網”“世紀佳緣”等婚戀交友網站注冊會員,以交友為名,誘騙受害者參加網絡賭博或投資推薦的股票、基金等。

  而這些博彩、投資網站,均是詐騙分子找專業團夥建立的,偽裝成境外知名博彩、投資網站頁面,受害者能在網上搜索到這些知名網站資訊,很容易被迷惑。詐騙分子在後臺操控,受害者一旦投入資金,其賬戶本金及“收益”就只是顯示在平臺上的一個數字,資金早已被詐騙分子通過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走。

  近年來,針對電信網絡詐騙及上下遊黑灰産業鏈,公安、銀行、工信、網信等部門聯手多次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查處一大批違法違規行為,起到有效震懾作用。

  制度的籠子也越扎越緊。手機卡、銀行卡實名開卡得到落實,此前長期存在的持他人丟失身份證也能辦理等亂象得到遏制。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賬戶或企業對公賬戶納入金融信用基礎數據庫管理。

  有關部門“見招拆招”,持續加大聯動打擊力度,但記者採訪發現,這些措施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不少基層辦案民警坦言,在管控詐騙“資金流”“通信流”及黑灰産業鏈源頭上存在漏洞。

  以對公賬戶為例,出現同一人以同一個虛構的經營地址,注冊數十家乃至上百家經營主體,再申領上百個對公賬戶出售牟利現象;有的地方出現不法分子組織大量人員到銀行櫃檯辦理對公賬戶,申請資料存在明顯疑點,銀行也一路綠燈。

  又如,95號段號碼、170等虛擬運營商號碼、物聯卡等通信手段,原本是通信部門開發、拓展的便民新業務,但因為配套安全監管沒有跟上,被犯罪團夥利用用于實施犯罪、逃避打擊。

  因此,多地公安、通信、銀行等部門工作人員提出,捏住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的“七寸”,除持續嚴打犯罪鏈條外,還須加強源頭防范、推進聯動打擊、完善工作機制,實現標本兼治。

  例如針對長期存在的電話卡“實名不實人”和虛擬運營商治理難題,一些地方通信運營商採取的治理措施,具有一定借鑒意義。中國聯通泉州分公司信息安全部負責人艾聖憲説,“凡是營業員違規開卡涉嫌被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利用的,每張罰款2000元;出現兩張就扣罰全部績效,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以重拳整治個別營業員與不法分子勾結售卡亂象。”

  同時,中國聯通泉州分公司今年4月成立專項工作組,運用大數據手段,研判涉電信詐騙犯罪電話卡特點,對詐騙號卡進行精準畫像,建立反詐模型。“被係統研判為潛在詐騙號卡的,只要進入泉州就會變成廢卡,將詐騙行為終止在事前。”艾聖憲表示。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關鍵在于各有關部門切實履行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堵住漏洞,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受訪人員建議,完善法治手段,強化責任追究機制,落實源頭防范責任。對個別部門和人員因放任、失職,履行部門責任不到位甚至內外勾結,導致所開展業務被犯罪團夥利用的,嚴肅追責。(記者 鄭良 王成 吳劍鋒)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6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