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越邊境線上的扶貧“追夢人”
2020-05-02 17:02: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5月2日電 題:中越邊境線上的扶貧“追夢人”

  新華社記者黃慶剛、郭軼凡

  “這是養的第幾批蠶?”“銷售情況怎麼樣?”“現在有什麼困難嗎?”……在漢邦村桑蠶産業園,王斌正在詢問村民的桑蠶養殖和銷售情況。

  王斌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幹部,2018年3月開始擔任廣西靖西市岳圩鎮漢邦村駐村第一書記。任職兩年來,他帶領這個邊境村的群眾發展特色産業,一改村屯往日閉塞貧困面貌。

  “我剛到任時,手機沒有信號,打電話要走一段山路,能不能打通還得看運氣。”王斌説,漢邦村地處中越邊境,山石眾多,基礎設施條件差。為加強村屯與外界交流,他協調通信運營商在村裏建起200兆電信寬頻和信號發射器,解決漢邦村沒有通信信號的困難。

  “現在村裏信號好,打電話方便,看電視也不再用天線,數字電視頻道很多。”58歲的貧困戶黃成見説,在王斌的幫助下,他和其他貧困戶享受數字電視費用和手機話費半價優惠。

  為盡快熟悉當地情況,王斌在村屯航拍圖上標記貧困戶姓名,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王書記經常來我家,我感覺很貼心、很溫暖。我們有事就找他。”59歲的貧困戶黃大恩説,他2014年查出尿毒症,每周需要做一次血液透析。王斌得知情況後,安排他在公益性崗位工作,建蠶房時還幫他申請了4000多元的補助。

  王斌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漢邦村農業産業結構單一、發展水準低。他深知産業扶貧是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重要方式,幫助果園業主注冊“桔美美”商標,創建“黨支部+村民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的産業園,鼓勵村民發展桑蠶、烤煙等産業,不斷豐富村民收入的多樣性。

  如今漢邦村産業覆蓋率達96.4%,全村127戶451名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産業實現脫貧增收,桑蠶産業逐漸成為村裏的主要産業。2019年漢邦村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42.79%降至0.83%,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除發展産業外,王斌和其他村幹部不斷完善村屯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他和技術人員翻山越嶺,深入周邊村屯尋找水源,對水渠、産業路進行實地勘測。在後盾單位幫助下,漢邦村結束了數十年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問題。他還幫村屯爭取和建成12條産業路、8條灌溉水利渠道、1300平方米大蠶房、200盞太陽能路燈項目等。

  “自從王書記來了以後,村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挑水需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現在用起了自來水,還能免費領取凈水器。”黃大恩説,産業路全修通後,他可以騎車去田間採桑葉,桑蠶養殖年收入超萬元。

  為鞏固脫貧成果,王斌還探索推行“支部統領、黨員引領、支部帶黨員、黨員帶能人、能人帶貧困戶”的黨建模式,充分發揮“領頭雁”帶頭作用,以黨建引領、促進脫貧攻堅。

  “兩年來,我和漢邦村互相見證著彼此的成長,這裏已經成為我的第二個家,村民和我都在朝著更美好的生活奮進,我們都是邊境線上的‘追夢人’。”王斌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樂享“五一”假期
樂享“五一”假期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北京: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北京: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