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有一種溫暖 叫讓農民工兄弟安心過年
2020-01-17 18:07: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合肥1月17日電(記者朱青 曹力)臘月二十一,安徽亳州市大陳村寒冷的晨光裏,武中海敲開了鄰居武中林家的門,將9800元錢鄭重地交到他手上:“兄弟,謝謝你相信我!”

  這一刻,舒心的笑容在這個56歲農村漢子滿是皴皺的面龐上綻放出來,他終于放下了心裏最沉重的記挂:在過年前還清每一個跟他離鄉幹活的農民工兄弟的工錢。此時,距離他和妻子馮秀真返回家鄉的土地只過去了6個小時;此時,夫妻倆為了不拖欠這些“辛苦錢”而借下的百萬債務,還剩70萬元待還。

  “五年了,今年肯定是過得最好的一個年。”武中海説,“雖然我們還欠著70萬外債,但是欠跟著我們打工的兄弟們的工錢全都還清了,我沒有愧對他們的信任。”

  2006年,家裏世代務農的武中海夫妻決定走出皖北平原上這個貧困的村落,去上海打工。他們和眾多外出務工的農民一樣選擇到建築工地落腳。一邊做工一邊學做水電,勤奮的夫妻倆第二年就開始帶著村裏人組建了自己的工程隊,去山東濰坊承包水電工程。

  鄉親們都知道武中海和馮秀真人品好,講信義,能帶著大家掙錢,他們夫妻倆在大陳村附近方圓幾十裏小有名氣。“也許是合作過的建築商老板都很講信用,我們沒有遇到過‘老賴’,沒有遇到過不給工錢的事兒,直到2015年。”武中海説。

  2015年,雇傭武中海包工隊的建築商資金鏈斷裂,武中海第一次遭遇了討薪的艱難,但對他來説更艱難的是,年關將至,該如何讓16名跟著他幹的農民工能拿到錢回家過年。

  出于信任,這些同村或者鄰村跟隨武中海夫妻的農民工們,沒想過要和他們簽訂勞務合同,也從來沒懷疑過他們會不會“説話不算數”。

  那一年,武中海夫妻拿出自己和兒子、女兒的積蓄,又借了15萬元的外債,給工人們按時發放工資,讓他們能回家過個好年。

  然而接下來的兩年,合作建築商卻成了“老賴”。工錢兌現遙遙無期,建築商稱自己抱病,但工地沒停工,合同依然在,善良的武中海夫妻抱著渺茫的期望,依然帶著工人勞作。

  為了能讓工人及時拿到工資回家過好年,武中海夫妻抵押房屋貸款、借遍了親戚朋友,2017年春節,他們的債務已高達上百萬元。

  同時,妻子馮秀真因患甲狀腺癌病倒,讓他們的情況雪上加霜。武中海這個樸實的漢子第一次忍不住在妻子和兒女面前放聲大哭。但哭完了,他還是站起來説:“工人是我帶出來的,他們掙的都是血汗錢,我們賣光全部家産,也不能虧欠他們。”

  就這樣,馮秀真在接受完手術後幾個月,又和丈夫並肩打工掙錢還債。他們每年除了春節從不回鄉,住在工地冬冷夏熱的板房裏,每天工作10小時,最常吃的菜是大蔥蘸醬,煮兩個雞蛋已經算是奢侈,夫妻倆還要互相推讓一番,幾年來,兩人更是新衣服都不舍得買一件。

  “我們倆每年能掙12萬塊錢,基本上都用來還債了。”武中海説。而讓他們如此急切地想要給工人們結清工錢的原因還在于:“沒有一個人催過我們,沒有一個人到府來指責過我們。”

  這份寬容和信任,讓夫妻倆心裏的擔子更加沉重了。武中海説,這幾年春節回家,他最著急的事,就是讓兒子和他一起在年三十之前,把工錢挨家挨戶送到。

  “中海叔是好人,即使別人欠他錢,他也不欠我們工錢。我們年年只給他拜年,從來不找他要錢,大家都相信他。”曾經跟著武中海打工的小夥子武松説。

  2020年春節前夕,通過司法幫助,武中海即將從建築商手中拿回拖欠了數年的80余萬元工錢。

  看到了希望,這對善良的農民夫妻終于發自內心地笑了。這是兌現了信義的笑,是不辜負、不愧對的笑。武中海有一個平實的新年願望:去年春節妻子把他送的金戒指悄悄賣了用來還債,他想拿到工錢之後,重新給妻子買一個禮物。馮秀真的新年願望更簡單:“把外債都還清,這是我明年最想做到的事。”

  “這是最好的一個年。”武中海説完,和妻子相視而笑。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趕制節慶用品迎新春
趕制節慶用品迎新春
暢遊冰雪瓦屋山
暢遊冰雪瓦屋山
廣州南站將迎來客流高峰
廣州南站將迎來客流高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47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