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牛糞村”的綠色嬗變——廣西欽州市一貧困村的轉型升級之路
2019-12-20 09:50: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12月20日電  題:“牛糞村”的綠色嬗變——廣西欽州市一貧困村的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記者張愛林

  廣西欽州市欽南區久隆鎮王海村,5年前還是一個既窮且亂、環境差的貧困村,曾因牛糞滿地被笑稱為“牛糞村”。近5年來,全村人在基層幹部的帶領下,分門別類地開展治理,積極審慎地推進生態農業項目建設,現在“牛糞村”變成了欽州市聞名的生態建設典型村。

  2014年以前,王海村是一個有90戶群眾的貧困村,沿用傳統的生産方式,村民習慣于飼養牲畜家禽來耕作農田,變現貼補家用,應付人情往來。為便于看管,村民都是把牲口放在家門前飼養,全村上百頭豬牛及散養雞鴨産生的糞便,東一堆、西一坨,撒滿了村道,加上房前屋後累積的樹葉、秸稈、塑膠袋等垃圾缺乏有效清理,村裏人長期在“晴天臭氣熏天,雨季污水橫流”的環境中生活,王海村因此被通報批評。

  “人要臉,樹要皮。”面對“牛糞村”這一不好名聲,王海村人開始痛定思痛。2014年“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開始推進,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挂點幫扶王海村。工作隊成員進駐王海村,與村裏人謀路子、壓擔子、掏心窩子,一起集思廣益解難題,最終決定用沼氣池將這些污穢物“變廢為寶”。

  1年後,王海村利用向當地政府爭取到的200多萬元資金,村民投工投勞建成了欽州市第一座農村“有機垃圾+養殖小區”沼氣池,形成“養殖+沼氣+種瓜”的生態迴圈模式,讓全村7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清潔能源,美化了環境。

  居住環境的改善讓村民保潔護綠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平日裏,王海村村民自發分成3組隊員,負責村裏的清潔衛生,但保潔、維護、更新、發展都需要資金,一味向政府伸手也不是長久之計,村裏人開始做起土地文章。

  2016年8月,村民蘇高國等人率先包下3分地,嘗試大棚苦瓜種植。3個月後,受一分苦瓜地帶來1000多元收入的啟發,王海村開始大力發展“一村多品”生態農業。隨後,王海村成立了使用二維碼農産品品質追溯體係的企業——眾禾合作社,利用沼氣池的廢渣和沼液,在周邊發展了3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和200畝筍用竹林基地,種植的瓜類蔬菜品種和臺灣竹筍,通過集中育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銷售、統一簽訂合同定價回收等方式,讓村裏人錢袋子鼓起來。

  “以前王海村蔬菜種植只能小打小鬧,現在已經注冊‘泉葉’無公害農産品商標,不僅打出了名聲,還為村民帶來了效益。”村民闕家讚説,今年僅蔬菜一項村裏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6500元。

  村黨支部書記闕正原説,豆角、苦瓜、五指毛桃等生態農業的發展助力王海村在2018年脫貧摘帽,下一步準備利用村裏的竹林、樹林放養本地土雞,通過申請國家無公害農産品認證和注冊品牌商標,打造眾禾“竹林雞”品牌,結合發展生態農業休閒旅遊,讓土雞蛋、無公害蔬菜、臺灣麻竹筍等農産品“借路出山”,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如今的王海村,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産業規模化,村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一幅美麗新農村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36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