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微貸款”中的“大信號”——從小微經營者貸款大數據透視市場消費活力
2019-09-11 16:52:4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9月11日電(記者 張璇、吳帥帥)服務了1700多萬小微經營者的網商銀行,有著豐富的小微經營者數據。據螞蟻金服提供的數據顯示,這些小微經營者看似微小,卻對市場充滿信心。

  孫均政是眾多返鄉創業青年中的一員,他的老家在河南南陽內鄉縣,南陽盛産優質中藥材蒲公英,通過市場觀察,他發現這種藥材在網上是搶手貨,于是在2018年,他選擇開始創業。

  通過互聯網賣中藥材蒲公英,孫均政一天的銷售額有兩三萬元,去年他的總銷售額超過了100萬元,5月他從網商銀行借了10萬元,用于租更大的倉庫,他預測今年的銷售額能再增長50%。

  網商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21日,網商銀行已聯合400多家金融機構服務了1746萬小微經營者,共計發放了超過3萬億元貸款,戶均授信僅為3萬元。

  像孫均政這樣的“小老板”,構成了民營經濟中的毛細血管,他們往往就是遍布我國大街小巷的個體工商戶、路邊店。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説,這個群體離經濟民生最近,也是對經濟狀態最敏感的風向標。

  網商銀行通過對這1746萬小微經營者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80%的客戶為首次獲得貸款,86%的經營者年齡介于18至45歲,89%分布在三四五線城市,45%貸款需求為5萬元以內,平均每年貸款7.6次……

  數據顯示,今年這些小微商家在紛紛“押寶”未來:5月以來,網商銀行的小微商家貸款猛增70%以上。這當中,最紅火的行業是醫藥保健、家居清潔、生鮮、大快消、珠寶飾品等,這幾個行業的小商家貸款額增幅都超過了100%。在地域方面,中西部地區增勢尤為明顯,西藏、黑龍江、山西的商家貸款漲幅都翻倍增長。

  經濟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余豐慧認為,這些路邊攤小老板的抗風險能力通常比較差,貸款一般都是用于進貨,數額也會比較務實。小微經營者們精打細算,為了節省利息,只有必要時才申請貸款,並且盡快還款,有需求再貸,“小、急、短、頻”的特點明顯。近幾個月來貸款金額的大幅提升,説明他們對中國未來的消費力非常看好。

  金曉龍説,通過大數據分析,47%的小微商家最近一年的利潤率在10%以上,80%計劃在今年擴大經營規模,41%預計2019年營收將增長10%。“雖然微小,但他們充滿活力和信心。”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舉行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舉行
白露到 曬核桃
白露到 曬核桃
初秋那拉提
初秋那拉提
深山·村小·三十七年
深山·村小·三十七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498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