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資管業規模近52萬億元!“基金賺、投資者虧”怪圈仍待破解
2019-08-23 16:45: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資管業規模近52萬億元!“基金賺、投資者虧”怪圈仍待破解

  新華社記者劉慧

  作為與居民“錢袋子”息息相關的行業,近年來資管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協會自律管理下的各類資産管理業務總規模已接近52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13.46萬億元。

  從中小投資者更為熟悉的公募基金看,行業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可謂不俗。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從歷史記錄看,最近15年來公募基金收益良好,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4.1%,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6.9%,顯著高于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水準。

  然而,這個“成績”可能與很多投資者的實際體驗並不相符。中國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募基金還未擺脫“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的怪圈,專業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投資工具屬性弱化,缺少從投資者需求到大類資産配置再到最終資産組合管理的完整生態。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公募基金産品類型結構失衡,權益類基金停滯不前,貨幣市場基金一枝獨大。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合計規模佔僅公募基金的13.1%,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A股流通市值僅3.6%。與此同時,個人投資者由于頻繁申贖、高買低賣等原因,基金投資體驗感很差,導致公募基金失去投資者信任這一發展根基。

  未來,如何逐步打破這樣的怪圈?上述負責人表示,以前端收費加尾隨傭金為代表的銷售費率機制是損害投資者利益、導致公募基金畸形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要下決心推動基金銷售模式變革和與之相匹配的費率機制改革,讓基金銷售行為遵循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而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推動基金募集與投資管理專業分工,形成相互支撐的行業生態。

  除公募基金外,私募資管計劃、私募基金、資産證券化産品等作為資管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情況也備受關注。從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看,私募基金持續推動創新資本形成,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于境內未上市未挂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達10.75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6.03萬億元。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你好,我是婦好!
你好,我是婦好!
“十萬大山”秋色美
“十萬大山”秋色美
生態中國·擁青攬翠三秦俊
生態中國·擁青攬翠三秦俊
俯瞰大哈爾騰河
俯瞰大哈爾騰河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491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