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重慶:大數據智能化塑造産業新格局
2019-05-17 14:57:1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重慶5月17日電 題:重慶:大數據智能化塑造産業新格局

  新華社記者栗建昌、何宗渝、黃興

  雲從科技“人臉識別”技術打破多項世界紀錄,豬八戒網躋身全球領先的人才共用平臺,譽存科技在大數據金融風控領域市場份額遙遙領先……近年來,一批大數據智能化行業領先企業在重慶應勢而生,成為當地經濟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的“領頭雁”。

  2017年底以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明確了打造智能産業集群、推進智能制造、拓展智能化應用“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徑,蹄疾步穩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高品質發展。

  以“智能化”賦能傳統産業

  作為一座以工業立市的城市,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是重慶尋求高品質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命題。借力大數據智能化,成為重慶産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汽車是重慶的核心支柱産業,一批重慶汽車廠商憑借在智能化領域的持續投入,重慶汽車産業在智能化領域的優勢正逐漸凸顯。以長安汽車為例,其與騰訊公司合作開發的車載智能係統已應用于量産車型,相關産品上市後迅速熱銷;投資43億元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日前投入使用,其涵蓋的180余個實驗室中,相當一部分將聚焦智能技術研發。

  為推動傳統産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去年底重慶出臺《重慶市發展智能制造實施方案》,計劃將在2020年底前推動25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5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20個智能工廠和200個數字化車間,實現68%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制造階段。

  據重慶市經信委介紹,截至2018年底,重慶已實施203項智能化改造項目,這些示范項目建成後生産效率平均提升67.3%,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9.8%,單位生産能耗平均降低17.3%。

  以“智能化”打造高端産業集群

  2018年12月29日,全球低軌衛星行動通訊與空間互聯網係統“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成功發射。該項目總部位于重慶兩江新區,首期投資200億元,後期將帶動上下遊上千億元的産值規模。

  2017年底,重慶提出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結合自身産業基礎確定了大數據、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12個智能産業重點發展領域,著力打造高端産業集群。一年多來,類似“鴻雁星座”這樣的投資大、産出高、帶動力強的大數據智能化項目紛至遝來,一大批本土大數據智能化企業快速崛起,有力牽引了重慶經濟高品質發展。

  以電子産業為例,“缺芯少屏”之痛一直制約著産業發展品質的提升。2018年底,京東方在重慶投建的第六代柔性顯示生産線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高達465億元,主要生産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汽車等所需的柔性顯示屏。

  同時,重慶還瞄準“晶片”這一核心部件持續發力,“外引內育”“補鏈成群”,目前已集聚積體電路相關企業20多家,預計2022年産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目前正在建設的重慶紫光“芯雲”産業城,計劃將投資600億元建設工業4.0智能工廠、積體電路總部基地、高端晶片制造基地等項目,建成投産後不僅將彌補重慶在高端晶片領域的短板,還將有力帶動下遊智能應用領域的發展。

  以“智能化”塑造産業新格局

  繼騰訊雲工業互聯網智能超算中心、阿裏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之後,智能雲科工業互聯網平臺日前簽約落地重慶,將為重慶制造企業提供上雲上平臺等服務,助力其實現自動化、小批量、個性化生産。

  記者採訪了解到,隨著一批傳統産業智能化改造提升示范項目的實施,以及一大批大數據智能化企業的興起,重慶産業格局正迎來可喜變化——2018年重慶智能産業産值達4640億元、同比增長19.2%;今年重慶將重點推動積體電路、液晶面板、智能終端等領域項目建設,力爭全年産值突破5800億元。

  重慶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重慶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重慶已有大數據智能化産業企業數千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

  重慶馳騁輕型汽車部件公司近期通過開展智能化改造,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明顯提升,傳統焊接工序中的污染問題也一並解決了。“通過智能化改造,相信今年我們在市場中會有更好的表現。”該公司董事長戚守柱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福建莆田木蘭陂
福建莆田木蘭陂
南寧:南湖岸邊花飄香
南寧:南湖岸邊花飄香
亞洲文化嘉年華在京舉行
亞洲文化嘉年華在京舉行
山東濟南:初夏泉城美如畫
山東濟南:初夏泉城美如畫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50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