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河北:讓千年運河文脈永續流淌
2019-04-11 15:30: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石家莊4月11日電(記者王民)清明時節,位于河北故城縣鄭口鎮的“運河第一灣”兩岸披上一層薄薄的綠紗,在淅瀝的小雨中顯得深沉靜謐。

  在歷史上,這段長約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彎,因彎急流大,大澇之年,左岸河堤常受水流衝擊,極易發生決口潰壩危險。

  故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姜玉嶺站在大堤上介紹:“從清光緒23年(1897年)到1947年,官方在左岸河堤薄弱處的6處險工陸續修建6座挑水壩,以‘抑息狂瀾’。官方還帶領當地百姓在堤岸上種植大量柳樹,每逢洪水來臨,將柳樹從主幹中間鋸倒,巨大的樹冠橫躺河中‘掃洪’,樹與樹之間再充填成捆的秸稈,攔水減速,減緩衝擊力,保護堤壩。”

  如今,歷經百余年不計其數的洪水洗禮,體現著古代人民聰明智慧的6座挑水壩和一片掃洪柳依然屹立不倒,成為故城縣長達75公里的大運河上最顯耀的文化遺産。近年來,姜玉嶺等當地專家學者用腳步踏遍了運河兩岸及周邊村莊,挖掘梳理出各類文化遺跡、水利遺産70多項。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個係統工程,凝聚千年文脈的運河文化是它亙古不變的底色。河北境內大運河由北運河、南運河、衛運河、衛河等河段組成,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5個市,總長近600公里,溝通海河和黃河兩大水係。

  河北省文物局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境內大運河段基本沒有改變航道,原生態遺跡較多、對運河的改建較少,有古碼頭、古炮臺、古碑刻、古城鎮、古村落遺跡和橋、閘、壩、倉、寺、觀、塔,遺址類型齊全、價值較高,在中國大運河中佔有重要位置。大運河成功申遺,河北南運河滄州—衡水德州段(河北部分)、連鎮謝家壩和華家口險工兩點一段位列其中。

  據介紹,河北是最早啟動和完成大運河資源調查的省份,也是較早完成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的省份。目前,大運河文化帶(河北段)文物保護利用總體方案、河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河北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已基本形成。

  記者了解到,河北省已完成申遺河道保護及展示段工程,清理了遺産點段柴草雜物、生活垃圾,鋪設連鎮段、吳橋段堤頂磚路,設立制作相關保護碑百余個,進一步改善遺址及周邊環境。對列入遺産的兩點一段每月進行巡查、數據錄入,上傳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預警總平臺,並每年完成監測年報。

  河北各遺産點段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同步進行,《滄州大運河》文化叢書、《邢臺運河風光》、《邯鄲運河碑刻》等編寫完成。滄州市博物館推出的“河北大運河文化展”是河北省大運河文化及遺存的唯一專項展陳。

  大運河文化的挖掘整理,也有民間熱心人士的身影。河北故城縣退休幹部郝金龍的專業是植物學,他發揮嚴謹求實、科學論證的特長,騎自行車跑遍全縣,訪村莊、走地頭、探窯坑,一些古河道的位置、流向、埋藏深度經他的詳細勘察能精確到米。他主編的《故城探源》對故城運河的特點、地位和作用以及水係變遷歷史進行詳細論證,被中國水利研究所認可,並據此補錄大運河水利文化史。

  為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加大研究保護力度,河北省組織開展運河非遺資源調查,已發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3項、省級非遺65項、市級非遺100項、縣級非遺349項。衡水市通過“漕運印象、碼頭名人”等主題活動,發掘運河漕運文化、民俗文化。邯鄲市繪制運河“文化地圖”,建立運河資訊“電子檔案”。

  “故城是燕趙、齊魯及中原文化的交融之地,境內的大運河是古代水陸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豐富的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水利文化遺産是運河文化的鮮明‘胎記’。”故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秦立堂説,當前,大運河文化的全面係統嚴格考古發掘任務依然較重,大運河多元價值體係研究不足,深層次挖掘和保護所需的專業人才還比較欠缺,一些工作已經迫在眉睫,不得不與時間賽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擔當起對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職責,千年運河文脈傳承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留下遺憾。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春花爛漫時
春花爛漫時
浙江紹興舉辦蘭亭書法節
浙江紹興舉辦蘭亭書法節
學戲曲 傳國粹
學戲曲 傳國粹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435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