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江西萬年:從一根竹鞭到一片竹海
2019-01-26 17:28:1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昌1月26日電  題:江西萬年:從一根竹鞭到一片竹海

  新華社記者姚子雲

  “一畝雷竹十畝糧,二畝雷竹上學堂,三畝雷竹娶婆娘,四畝雷竹蓋新房。”這首順口溜在江西萬年縣老少皆知。

  上世紀90年代,同村的浙江移民拉住吳大坤,把一根竹鞭塞到他手裏説:“這東西寶貝哩,種下去能長出金子。”從一根竹鞭,到如今超4萬畝的竹海。一畝年純收入過萬元,雷竹已成為當地村民的“聚寶盆”。

  起初,不起眼的雷竹並不被看好。

  52歲的吳大坤是萬年縣大源鎮山背村人,當年拔了藥材種雷竹,村民都認為他是“呆子”。“這麼好的地種竹子,恐怕是要開花哦!”

  有一年春節前,吳大坤扛著麻袋去了浙江諸暨。他回來後闊綽地給全家添了新衣。

  村民們從他妻子口中得知,麻袋裏是筍,吳大坤扛著去賣了後,賺夠車票錢,還揣回好幾張大鈔票。

  這下村民們坐不住了,都想試試“螃蟹”的味道。

  吳大坤無保留地送竹苗,教種植方法。村子裏種雷竹的風吹開了。縣裏也積極推廣,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萬年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交通不便、結款時間長卻讓村民們有點“扛”不住。“雷竹筍要吃‘鮮’,運輸講究快。肩挑背扛搬下山,坐完汽車轉火車,就怕鮮筍生生耗成幹筍。”吳大坤回憶説,採摘和運輸像打仗一樣。“筍發過去後,要等好幾個月,貨款才能到手。種竹筍時盼豐産,豐産後愁銷路,銷完愁回款,全年都在愁。”吳大坤的“學生”胡愛國説。

  在萬年縣不斷推進鄉村振興中,雷竹筍産業配套逐步完善。

  “為了‘鎖’住雷竹筍的鮮,政府補貼建起冷庫,僅大源鎮就有20多個;改善交通,雷竹筍快速從地裏搬上餐桌。”山背村第一書記王文星説。

  貨款回籠慢,就組建合作社,形成規模效應,提高種植戶話語權。“原來貨找人,現在人到府找貨。”大源鎮稻源合作社負責人劉全明説,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指導,互通價格資訊,建立生産銷售規范。

  如今萬年的雷竹筍産業鏈進一步發展,筍幹、筍罐頭……一些加工産品走向市場,有效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增收。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棚暖意迎新年
大棚暖意迎新年
打醬油 迎新春
打醬油 迎新春
山鄉“慢火車”搭起“連心橋”
山鄉“慢火車”搭起“連心橋”
燈耀陜州迎新年
燈耀陜州迎新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404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