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800變1萬,小普希五年“大跨越”
2019-01-24 16:45: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1月24日電 800變1萬,小普希五年“大跨越”

  新華社記者謝銳佳、王長山、吉哲鵬

  “房頂的44片瓦都是賒來的,家裏只有一口鍋、三個白碗、一個茶壺。”坐在二樓寬敞舒適的大廳裏,小普希寨子“首富”者掃“不堪回首”10多年前自己住的竹片房,“才6米長,4米寬,連木板都沒有,是用竹片圍起來的。”

  如今,他家三層新樓成了寨子裏的“地標”建築。

  今年46歲的者掃命運到底是怎麼“逆襲”的?

  小普希,是雲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人口最少的寨子,只有15戶64人。

  寨子最小,也最窮,全村15戶曾經都是貧困戶。

  30多年前,全村搬遷至此,地處偏遠,沒有水田。很長一段時間裏,橡膠、茶等産業也不成氣候。甚至到2013年,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才800多元。村民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泥土路,去鄉政府靠雙腿,10多公里的山路來回要一天。

  山上有先輩留下的成片古茶林、生態茶園,但地太偏,也沒有加工技術,茶葉賣不出好價錢,幹毛茶一度一公斤才七八角錢。

  苦日子確實難熬。“不安分”的者掃就去外面茶廠打工,吃盡了苦,幾年後學會了茶葉加工的全套手藝。

  2003年,他回村開了間茶葉初制所,加工自家和村民産的鮮茶葉。

  鮮葉一公斤不到4元錢,加工成幹茶後一公斤可賣十七八元。者掃收了幾噸鮮葉,制成了一噸幹茶,凈賺幾千元。

  這是村民眼中的一筆大錢,者掃也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嘗到甜頭的者掃擴大規模,收入開始“滾雪球”。2007年,他靠茶葉賺了22萬元,拿出16萬元蓋了17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既是家,也是加工廠。竹片房成了歷史。

  看到者掃成功,村民都坐不住了,而者掃也毫不保留,把選茶、炒茶、泡茶等手藝教給鄉親們。

  “這條溝就是茶馬古道遺跡,順著它能走到易武古鎮。”在去山上古茶林的羊腸小道上,村民指著道旁被密林遮掩的溝渠説。

  四周滿眼蒼翠的小普希,山上幾百年樹齡的古茶樹隨處可見,生態茶一片挨著一片。

  “寶地”被發現,好茶葉的名聲傳出了基諾山。一到採茶季,黑龍江、廣東等地的茶商就“聞香”而來,在村民家裏打地鋪,有的一住就兩個月。

  隨著茶生意不斷擴大,者掃先後買了兩輛汽車,2016年又拿出120萬元在一街之隔的山坡上蓋了三層新樓房,有6間客房、2間茶室,衛生間就有8個。“主要是每年茶商多,我們免費接待。”者掃一邊泡出一杯杯琥珀色普洱茶,一邊説。

  實際上,由于信譽好,他現在通過打電話發微信,就能把茶賣到山外。

  “脫貧不能等靠要,齊心摘下貧困帽”,刷在者掃家外墻的大紅標語十分醒目。

  村民確實沒有等靠要,管茶,採茶,制茶,賣茶……村民幹勁一天比一天高。

  當地黨委、政府也給力,投入資金為村寨修通連接國道的水泥路,引來了自來水,修了籃球場,還向每戶村民發放貼息貸款作為産業發展資金。

  不僅者掃富起來了,其他村民也都早已告別茅草房,住進鋼筋混凝土打造的基諾族特色幹欄式安居房。

  前年,15戶村民全部脫了貧。去年,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過萬,是5年前的十余倍。現在,村裏已有小汽車11輛。

  “擼起袖子加油幹,脫貧致富當模范”,村裏的另一個標語催促小普希村民不要歇腳。

  現在的古樹茶最高一公斤可以賣兩三千元,成了實實在在的“金葉子”。未來,村民們打算繼續提升茶産業,做高端生態茶,他們為此還制定了村規民約,嚴禁使用農藥化肥。

  “我們還準備搞民宿,吸引大家來看古茶林,讓更多的外地人了解基諾族文化和茶文化,讓小普希更有名。”望著遠處的青山和近處的茶園,村民小組組長白春國,勾勒著小普希的“大未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深夜巡查確保春運安全
深夜巡查確保春運安全
春節紅燈籠小年夜點亮長安街
春節紅燈籠小年夜點亮長安街
春運路上的藏族姐妹
春運路上的藏族姐妹
忙碌的臨客餐車
忙碌的臨客餐車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403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