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大國電網背後的基層“馴電師”:敢握萬伏電壓 擎起萬家光明
2018-12-14 16:31:1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12月14日電(記者李鵬)身材魁梧的尤寧一手抓住萬伏高壓電線,一手將另一根導線緩緩靠近,分毫之間,兩根電線的間隙閃出一道藍色電弧。

  尤寧是河南省新安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的班長。這是他日常帶電修復破損高壓線路的一幕。記者在基層採訪發現,近年來隨著群眾對穩定供電的需求提高,為了少停電,帶電作業工——這個敢于“馴服電老虎”的工種,開始越來越多地活躍在縣鄉和農村,成為我國電網邁入高可靠性階段的寫照。

  “6年前我就拿到了帶電作業證,但是公司只有我有證,沒法開展作業。”尤寧説,“不能帶電作業,就只能斷電作業,經常是為了一戶檢修,就要停掉整條線路。”

  由于頻繁斷電,群眾有怨言,企業生産也不穩定。2017年,新安縣供電公司啟動頻繁斷電精準治理,先是篩選技術能手培訓帶電作業持證上崗,然後又採購了全套特種設備,組建了6個人的帶電作業班。

  走進這個班組專屬的車庫和設備間,清一色的進口特種裝備。每名帶電作業工從頭到腳的絕緣衣帽鞋和手套,價格超過1萬元,一把小小的絕緣剪也都要好幾千元。而黃白相間的絕緣鬥臂車價值近百萬元,更是堪稱“豪車”,其上的白色是絕緣部位的特殊標誌。

  除了裝備,帶電作業方式也很有“儀式感”。每次作業,絕緣鬥臂車到達作業地點,工人都要拉起警戒線,地上鋪一塊兒防潮毯,把特種工具依次擺開,然後調試伸縮臂把工人送到高空作業位置,再用絕緣毯將高壓線小心翼翼地包起來……

  停電作業時,電是“死老虎”;但帶電作業時,醒著的“電老虎”隨時可能發威。尤寧至今記得,首節帶電作業培訓的實踐課就是“練膽”,戴著手套去握萬伏的電線,“當時就有學員害怕,不幹了。”

  “作業時最怕操作失誤導致短路,瞬間可能擊穿護具,帶來燒傷等電弧傷害。”尤寧説,萬伏電線的放電距離可達12釐米,有時需要在兩根電線之間作業,除了和電線保持安全距離,兩名電工的間距也要精確控制在40釐米以上。“如果沒控制好,即使不挨著,也可能造成相間短路。”

  情緒波動也是“馴電師”的天敵。為此,尤寧在每次作業前,都要開會觀察工友的情緒。一旦發現情緒異常影響操作,就要果斷更換人員。“帶電作業就是這樣需要慎之又慎,才能將危險降到最低。”尤寧説。

  如今,越來越多像尤寧一樣的“馴電師”開始活躍在基層的廣闊田野。以新安縣所在的洛陽市為例,此前只有市級供電公司才有帶電作業班,而近兩年來9個縣(市)中已經新組建帶電作業班7個。

  這成為我國電網邁入高可靠性階段的真實寫照。作為裝機容量、社會用電量和電網公里數均居世界首位的大國電網,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52個主要城市的城市范圍平均供電可靠率為99.971%,農村范圍為99.886%。

  “我國供電可靠性要從‘3個9'邁向‘4個9'時代(99.99%以上),通過帶電作業減少停電很關鍵。”尤寧説,“不要小看99.9%到99.99%的提升,就是一年停電500多分鐘和50多分鐘的區別,數字雖小,但對老百姓的影響卻很大。”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劉公島的見證
劉公島的見證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中國玩具之都”轉型升級求發展
“中國玩具之都”轉型升級求發展
貴州丹寨生姜豐收
貴州丹寨生姜豐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806121001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