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2018-12-14 16:29: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12月14日電 題: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新華社記者王俊祿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1)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在寧波市北侖區吉利汽車春曉制造基地拍攝的自動化焊接線(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到“造每個人的精品車”,再到“做新能源節能技術的引領者”,乘著改革開放東風,我國第一家民營汽車制造企業吉利集團用産品“説話”,持續創新升級,贏得了市場的認同。吉利汽車澎湃的創新動力,也是中國制造實施創新驅動、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時代回響。

  “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2)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工人在寧波市北侖區吉利汽車春曉制造基地總裝車間作業(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吉利進軍汽車行業得益于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身為吉利創始人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回憶起自己15歲那年,看到有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報道,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1981年,李書福開了一家照相館,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1986年,李書福從生産冰箱配件、裝潢材料和摩托車等開始,成為制造業創業大軍中的一員。1997年,吉利正式進軍汽車行業,在浙江臨海建立了首個汽車生産基地。同年8月,吉利的第一輛整車下線。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吉利也拿到“準生證”,獲準生産轎車,開始規范化生産。

  這一時期,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老百姓對汽車等消費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在當時,汽車價格昂貴,屬于高檔奢侈品。

  吉利敏銳地察覺到了市場需求和價格供給這一矛盾,果斷採取“低價戰略”,提出“三五”造車目標,即“五萬元、五升油、五個人”,意即車子售價僅為五萬元,跑一百公里只需五升油,車內能坐下五個人。

  價格低廉但品質過關的吉利汽車一舉衝破轎車合資企業的市場壟斷,使轎車從奢侈品變成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消費品,吉利成功躋身中國轎車行業十強。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吉利集團從“小作坊”起步,靠著“小步快跑”“薄利多銷”,探索了一條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造車之路。

  “造每個人的精品車”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3)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技術人員在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的實驗室進行車輛測試(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雪後的江南,氣溫驟降。但在浙江的一些汽車4S店,“一車難求”的吉利領克汽車是一個常被問及的“熱詞”。今年1-11月份,領克品牌銷量11.46萬輛,連續5個月銷量過萬輛,尤其是獲得了年輕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向高端化突破的領先力量。

  在發展過程中,吉利不光追求價廉,更注重産品品質,其間經歷了兩次“轉身”。

  在相繼推出幾款靠低價佔領市場的車型後,2007年,吉利和經銷商簽署《寧波宣言》,宣布放棄價格戰,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轉型,在技術、品質、服務、員工生産條件、車內空氣品質、零部件採購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

  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的技術水準也獲得提升,2014年開始第二次轉身,宣布“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發展戰略。吉利車的平均售價從以前的五六萬元提升到8萬元,一些高端車賣到18萬到20萬元,在市場上收獲了良好的銷量和口碑。隨著吉利汽車高端産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單車售價逐年攀升,消費族群也在不斷變化升級,向一二線城市和年輕化轉型。

  這個從坊間出發、一錘一錘敲出來的汽車品牌,開始代表中國的民營汽車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

  “做新能源節能技術的引領者”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4)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技術人員在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的實驗室進行底盤測試實驗(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面向未來,如何打好轉型之戰?吉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內,吉利通過持續性的研發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對外,以開放的胸襟、全球化視野,積極開展跨國並購,成為吉利創新轉型的關鍵之舉。

  吉利精品車戰略的底氣在于技術。2017年,吉利和沃爾沃聯合推出開發的CMA架構問世,引發行業震動。在技術研發方面,吉利不遺余力。2017年,吉利汽車收入超過1100億元,研發投入佔10%。

  圍繞“讓中國的汽車跑遍世界”的目標,吉利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不斷推進中國民族汽車品牌的全球布局。2010年,吉利並購沃爾沃,進入世界五百強,成為唯一入圍的中國民營汽車企業,也正式邁出了進軍世界的步伐。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5)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技術人員在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的實驗室察看測試後車輛的外觀(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圖文互動)(6)從吉利“汽車語”聽中國制造“引擎聲”

  10月25日在寧波杭州灣新區拍攝的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除沃爾沃汽車外,吉利還並購了寶騰、路特斯、戴姆勒,收購了美國一家飛行汽車公司。吉利的人才也實現了國際化,控股集團1.35萬名研發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

  目前,全球汽車工業進入新賽道。新能源汽車是吉利布局的重點之一,吉利提出了“做新能源節能技術的引領者”的目標,打算2020年銷售的汽車中90%都是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也在加緊布局。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契機,吉利成立曹操專車,實現汽車制造商向平臺服務商的轉型。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劉公島的見證
劉公島的見證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中國玩具之都”轉型升級求發展
“中國玩具之都”轉型升級求發展
貴州丹寨生姜豐收
貴州丹寨生姜豐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806121001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