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三代京族“哈妹”的幸福生活
2018-12-11 15:15:4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12月11日電(記者黃凱瑩、胡佳麗)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10日在南寧隆重舉行。慶典的群眾文藝表演帷幕落下了,但京族“哈妹”阮美霞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她是《獨弦琴·海韻》節目的演員之一。“自己能登上慶典舞臺展示京族獨弦琴藝術的獨特魅力,心裏真的非常激動。”阮美霞説。

  京族是我國的海洋少數民族,在中越邊境的廣西東興市濱海而居,人口2萬多人。在京語中,“哈”就是唱歌的意思,京族傳統歌節“哈節”裏唱歌的姑娘叫做“哈妹”。“哈節”是京族每年最盛大的傳統民族節日,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阮美霞的母親林雪英、外婆劉秀也曾是“哈妹”。這三代“哈妹”一家與許多京族家庭一樣,60年來不斷追尋著美好的生活。

  67歲的劉秀説,京族百姓的生活是“從苦到甜的”。“我年輕的時候,想吃大米需要用海鮮去換!”在她生活的紅坎村,出海捕撈是一家人生活的依靠。上世紀60年代,京族聚居的村落耕地少,他們曾嘗試過圍海造田,囿于自然條件限制,造出來的田成了鹽鹼地,糧食産量不高。“三四擔海鮮挑到集市上,才換回一擔大米,有時候只能換回一些玉米和木薯。”

  改革開放以來,京族群眾“靠海吃海”,在鹽鹼地上建起海洋牧場,大家的生活水準也一步步提高。“有一天媽媽用一天趕海的收成換錢,給我買了一條紅色連衣裙。”劉秀的女兒林雪英説,當時這是她除了民族服飾外的第一件時髦衣裳,平常都舍不得穿。直至今日,她依然對紅裙子情有獨鐘。

  如今,林雪英的女兒阮美霞也成家了。林雪英在女兒東興市區的家中照顧外孫,外孫對她手上的金鐲子很感興趣。“這是女兒嫁粧的‘同款’。”林雪英説,她出嫁時,嫁粧是一臺黑白電視機,非常實用。到她女兒結婚時,家裏的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她只好送給女兒“華而不實”的首飾了。

  靠著在鎮上經營的海螺攤,林雪英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也把女兒培養成為一名大學生。多年來,京族群眾在“靠海吃海”的同時還“靠邊吃邊”——利用開放政策發展邊境貿易,並依托濱海風光與民族風情搞旅遊,2017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成為我國最富裕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

  讓林雪英感到欣慰的是,在2009年的“哈節”上,15歲的女兒阮美霞也當上了“哈妹”。阮美霞沒有想到,當時在攝影師鏡頭裏留下的倩影,後來登上非物質文化遺産叢書《京族哈節》的封面。

  京族的另一項國家級“非遺”是獨弦琴藝術。獨弦琴僅有一根弦,卻能奏出優美動聽的各種樂曲。阮美霞如今在東興市的一所中學當音樂老師,致力于保護與傳承這一京族文化瑰寶。“如今我們的生活好了,更要努力把京族文化保護好、傳承好。”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璀璨南寧夜
璀璨南寧夜
“雪龍”號船邊的南極企鵝
“雪龍”號船邊的南極企鵝
武漢動物園動物愜意過冬
武漢動物園動物愜意過冬
冬季雪景
冬季雪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383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