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四川洪雅:骨幹人才進村來 産業助民摘窮帽
2018-10-31 15:46:3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成都10月31日電(陳地、姚永亮)“我家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多虧有專家來村上幫助我們發展産業呢!”在合作社流轉地裏務工的村民黃玉清説。近日,四川省洪雅縣33個貧困村經驗收已全部退出,所有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摘帽。

  “洪雅縣能如此高效、高質地完成脫貧任務,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探索的‘人才脫貧’模式。”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局長降初説。

  今年63歲的黃玉清是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伏鐘村一個三口之家的戶主,妻子長期患病,41歲的兒子從小殘疾,生活艱辛的老黃一家被評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伏鐘村黨支部書記龔學蓮説,“像黃玉清家這樣的一批貧困戶,能成功脫貧摘帽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依靠縣上的‘人才服務團隊’進村入戶,大力扶持發展支柱産業。”

  據了解,作為四川盆周山區的洪雅縣,有33個貧困村、53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洪雅縣決定在精準幫扶上做好“繡花”功夫,充分發揮人才在産業幫扶上的突出作用。從2016年開始,從縣級部門和事業單位選派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的56名科技人才、105名專業人才,下沉貧困村開展“百名人才聯鄉村”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

  據了解,洪雅縣結合全縣産業發展和33個貧困村的具體情況,分別圍繞茶葉、藤椒、中藥材、果蔬、畜牧養殖、康養旅遊六大産業,將百名骨幹人才通過組團方式選派到村,採取“1個團隊+N個聯繫村”方式,確保“一村一團隊,一品一人才”,幫助貧困村引領産業發展,讓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中脫貧致富。

  伏鐘村因離縣城近等優勢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為此,“百名人才聯鄉村”中的“康養旅遊團隊”便與鄉黨政班子和村“兩委”一道,從發展鄉村觀光旅遊、農副産品等方面著手,通過引導返鄉人員帶頭成立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成片流轉土地發展優質農副産品,並優先解決貧困戶務工就業,在短期內便見到實效。

  老黃在兩年前把1.8畝荒山地按每畝每年30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在“人才服務團隊”專家幫助指導下成片發展優質水果。同時,合作社優先安排像黃玉清這樣的貧困戶到流轉地務工,每天還有70元的務工費,再加上年終5%的土地分紅,老黃一年的收入一下超過了兩萬元,立馬脫了貧。

  “有那麼多‘專家’來幫我,咋個會還不脫貧嘛!”老黃樂呵呵地笑著。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茶壺下展茶藝
大茶壺下展茶藝
美在金秋
美在金秋
瑞士拉沃之秋
瑞士拉沃之秋
災後塞班
災後塞班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6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