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實事求是 歷史教材準確描述“地動儀”
2018-10-11 08:52:08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地動儀”是中華民族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但越是對于這樣的重要成就,我們越要謹慎求證,實事求是。

  對中國人而言,張衡的大名,以及由他發明的“地動儀”,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歷史教科書中,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東漢學者和他的重要發明,幾乎陪伴了每個人的童年。只要提起“地動儀”三個字,人們的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教科書上那張“經典”的結構圖,以及可以通過吐珠提示地震方位的神龍和蟾蜍。

  然而,最近人們突然發現:那張幾乎已經成為國人共有記憶的“地動儀”結構圖和原有的相關解釋,就已被改為了“地動儀已失傳”“後人做出了不同復原模型”等全新表述。人教社也對此進行了説明。人們十分好奇: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要調整“地動儀”相關描述?“地動儀”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史學爭議?新版教材的這種編寫態度又意味著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為我們所熟知的“地動儀”相關內容,最早是如何進入歷史教科書的?

  其實,“地動儀”的全名,應為“候風地動儀”,關于張衡發明這一儀器的記載,始見于《後漢書》,此後,在南北朝與隋朝也有文獻記載了“候風地動儀”的詳細結構。但遺憾的是,這些文獻在唐代不幸佚散,從此,人們對“候風地動儀”的了解,就只剩下了《後漢書》裏的196個字,而這一儀器的真面目,也迷失在歷史的重重濃霧當中。

  但是,出于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好奇與迷戀,古今中外的許多學者都不甘心讓“地動儀”的秘密就此塵封,前赴後繼地投入到了還原“候風地動儀”的工作當中。1951年,我國考古學家王振鐸歷經5年努力,結合最新地震理論,制造出了一臺“候風地動儀”的還原復制品,這項成果很快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援與肯定,並且迅速進入了歷史教科書。從此,王振鐸制造出的還原復制品,就成了人們心中“候風地動儀”的標準模樣。

  然而,歷史畢竟是一門追求實事求是的學科,學界對于王振鐸的理論與模型也一直存有爭議。1976年,王振鐸復制的地動儀未能感應當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嚴重折損了其理論的可信度。此後,後繼學者通過理論改進與理論創新,制造出了幾種更加合理、更加可靠的“候風地動儀”模型。但是,王振鐸制造的模型一直存在于教科書中,成為“地動儀”的標準模樣。

  為此,專門研究“地動儀”問題的中國科學院教授馮銳專門對教育部提出了修改教材,讓有爭議、不準確的“地動儀”相關內容退出教材的建議。2010年,馮銳的建議得到了時任教育部長袁貴仁的回復。此後,又經過了7年,有爭議、不準確的“地動儀”相關內容,終于在全國的歷史教材中得到調整。歷史教材的嚴肅性與準確性,也終于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了應有的維護。

  著名的大眾傳播學奠基人、美國學者沃爾特·李普曼曾經指出:人們會深刻地受到“刻板成見”的影響。刻板成見指的是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這種印象一方面方便了人們認識事物,一方面也阻礙了觀念的更新與進步。

  對于幾十年來一直讀著舊版歷史教材長大的人而言,教材當中關于“地動儀”的不準確論述,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見”。要改變這種“刻板成見”,難度可想而知。事實上,正是因為這種“刻板成見”的影響,盡管舊版教材中與“地動儀”相關的內容確有不妥,還是有許多人對修改這些內容表示反對。但是,教育的靈魂就是求真務實、實事求是,以追求真理為準繩。

  在歷史教材調整“地動儀”的表述,並不意味著否定“地動儀”的史學價值和真實性,而是意味著我們要以一種更加理性、客觀、嚴謹的態度看待各種歷史問題。 “地動儀”是中華民族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但越是對于這樣的重要成就,我們越要謹慎求證,實事求是,而不能讓不準確的理論廣為流傳。這不僅是做歷史、做學問的正確態度,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楊鑫宇)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福建福鼎:制茶能手比拼技藝
福建福鼎:制茶能手比拼技藝
“北大荒”大農機搶收忙
“北大荒”大農機搶收忙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0日大幅下跌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0日大幅下跌
記者“失蹤”引爭執 土沙博弈或升級
記者“失蹤”引爭執 土沙博弈或升級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35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