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這位古稀老人用一支筆和一台相機“畫説鄉村”
2018-09-28 15:48:3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9月28日電(記者韓朝陽)“趁着現在腦子還清楚,要把記憶中的鄉村故事都畫出來。”河南省方城縣退休教師田文運時刻惦記着自己的“搶救性創作”。

  田文運今年69歲,他説自己一輩子幹了兩件事,一是教書育人,從18歲幹到62歲,“算是完成了任務”,另一件是用素描和照片記錄河南省方城縣鄉村的變遷。為此,他已經奔走了近20年,但是,“就算再有一個20年,也覺得時間不夠用”。

  田文運老人根據記憶用畫筆記錄了五十年來農村住房、燈具等的變遷,還原了農村麥收、洗衣等一幕幕逐漸消逝的農村生産生活場景。從1999年開始,田文運用六年時間,繪製了200余幅素描,並自費集成畫冊。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變化太大了,如果僅僅是口述,給後代講解不清楚,有圖看得更明白。”田文運曾經是一位美術老師,他覺得自己有能力、更有責任將鄉村生産生活的變化畫出來,留給後人。

  “其實用實物還原場景更好,一目了然。”田文運説。於是,從2016年起,他開始在村中老宅籌建鄉村民俗館,現有各類展品200余件。50年代的煤油燈、60年代的電影海報、80年代的向陽牌縫紉機、90年代的VCD……略顯狹小的展廳裏“擠”着一段鄉村生活變遷史。“展品有自家存留的,有別處買來的,也有別人贈送的,規模還是太小,好多老物件買不起,湊不齊。”田文運對此頗感遺憾。

  “買不起也沒關係,咱能把它畫出來,畫出來也不要錢,誰都可以看。”在籌建鄉村民俗館的同時,田文運走村串巷尋找鄉村變遷的“痕跡”,向鄰里鄉親詢問鄉風民俗和生産生活的細節。兩年過去了,50幅素描在田文運筆下誕生,每一幅畫都是一段故事,他將這些作品自費集成“圖説民俗”畫冊。

  “如今,眼睛不好使了,差不多3天才能完成一幅素描,但不能停下來,還要繼續畫,不斷補充。”雖然已是滿頭白髮,但説起心中的計劃,田文運信心十足,“未來兩年再畫50幅。”儘管不服老、有幹勁兒,但他總是重復訴説心中的“着急”。

  “畫現在看不到的,拍現在看得到的。”高速公路通車、南水北調方城段施工、西氣東輸方城段施工、鄭萬高鐵方城段施工……十餘年來,田文運用相機記錄了方城縣大大小小的事。

  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城段施工,他就跟拍了5年,共拍攝了1萬餘張照片。“咱愛好攝影,拍一些反映時代變化的照片,為後人留一些有價值的圖像。”田文運説。

  一支筆,一台相機,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鄉村變遷的故事總是畫不盡,拍不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天空之眼瞰北海
天空之眼瞰北海
最美星空看阿里
最美星空看阿里
八月十八潮
八月十八潮
“寸錦寸金”——探訪南京雲錦
“寸錦寸金”——探訪南京雲錦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497910